水泥用手一摸,都是碎屑
總計135米的擋墻被查出問題,被令重修整改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因為正在修砌的擋墻“肚子”里幾乎是空的,北渠豐州段節水改造工程及配套工程,等不到將來保護北渠了,眼下已“自身難保”,面臨返工整改。
作為北渠水源保護綜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北渠豐州段節水改造工程及配套工程,是泉州市委、市政府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該工程中有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在北渠兩側修建擋墻,防止北渠遭到人為污染。
昨日,有群眾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報料,稱在南安豐州鎮社壇村北渠沿岸一段長約200米的擋墻,修砌時存在偷工減料現象。記者趕赴現場調查。工程承包方稱,擋墻砌成“豆腐渣”,是之前所雇請的施工隊所為,監理方已發通知,要求限期返工整改。
現場:200米的擋墻 “廢”了135米
按照工程設計,北渠豐州段節水改造工程及配套工程中的擋墻,應為兩層條石所筑,高約23厘米,砌好后,其上再加砌2米多高的磚墻,全部完工后,所有墻面貼上瓷磚,既美觀還可防北渠遭人為污染。
昨日,記者趕赴施工現場,看到幾名施工人員正在重砌擋墻。據該標段的工程監理機構“福建省江海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簡稱江海監理)”出具的監理通知稱,標段位于豐州社壇村怡瓶橋上游約100米處北渠左岸的擋墻,約200米長,其中總計135米擋墻存在問題。
“里面全是空的。”一位當地群眾指著條石間空隙對記者說:“在這種‘豆腐渣’上修墻,等將來墻修到2米高,萬一倒了,肯定砸傷人。”在問題比較嚴重的一段擋墻處,現場監理人員陳先生用撬棍撬開,明顯可見擋墻只有表層和底層糊漿,條石之間不是空的,就全是細沙,就連條石本身也十分零碎。
甚至是近日已返工的幾處擋墻,盡管涂漿“全面”了許多,但暴露在外已曬干的砂漿卻“不堪一扒”。記者隨手一扒,砂漿就簌簌地往下掉,都是碎屑。
工程承包方:問題出自“作漿不飽” 全賴之前的施工隊
該標段工程承包方為“福建省汀江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簡稱汀江水電)”,現場負責人是一名年輕男子,自稱姓黃。昨日,在現場,他說,擋墻的問題在于“作漿不飽”。“作漿不飽”是之前雇請的當地施工隊造成的。現在正重砌擋墻的施工人員,則是工程承包方新雇傭的。
但為何返工后的擋墻的砂漿,還是一扒就掉?承包方負責人沒有直接答復,只將筑墻用的材料標號提供給了記者:水泥標號42.5,砂漿標號M7.5。
“一扒就掉的問題,是因重砌后‘掩護’打水不及時所致。監理方將會要求對存在這一問題的擋墻再次重砌,及時打上‘掩護’”。工程標段的監理工程師王工程師證實了上述兩個材料標號數據無誤,指出問題是因為施工不當。他說,如果擋墻未能重砌,將會造成圍墻下沉或松垮;工程事關北渠飲水安全,監理方把關十分嚴格,如果擋墻重砌后仍然達不到要求,監理方會再次要求返工。
監理方:所有問題擋墻28日前完成返工
陳先生說,早在9月5日,監理人員就發現工地存在“帶水作業”、“石粉拌和砂漿”等四個問題,并發出監理通知,要求汀江水電于7日作出整改完成回復單。但本月中旬日,監理人員再次發現問題擋墻仍存在破損等現象,在口頭要求汀江水電返工重砌無果后,遂于25日再次發出監理通知,要求汀江水電于28日前完成問題擋墻返工重砌。
昨日上午,北渠管理處主任連晨清也到該工地巡查。他告訴記者,自擋墻出現問題以來,自己已經多次到該處巡查,并要求施工方返工整改。
據了解,問題擋墻所處工程標段為C2標段,全長950米,整個工程包括泉州市山美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總造價約800萬元。問題擋墻于8月下旬開工,整個圍墻工程預計于12月完成。
在現場,汀江水電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然工程返工造成了經濟損失,但“總比工程做完出事了再返工來得好,損失已經造成,只能承擔了”。(本網記者 涂傳之 田米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