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陳埭紫峰中心小學 |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今天起,出現違規收費的,將嚴格按照干部條例,該免職的免職。”昨天下午,晉江陳埭鎮鎮長蘇延輝召集全鎮村主任、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召開“陳埭鎮規范教育收費暨新學期工作會議”,蘇鎮長承諾,嚴禁各校違規收費,并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校讀書。
會議通報了近期受到家長投訴、涉嫌違規收費或者存在其他違規行為的9所學校名單。
連日來,陳埭一些外來工反映,孩子要到聚書小學讀書,就要到所在企業交3000元“贊助費”換張務工證明,此事經本報報道后,引起當地政府和部門重視。在昨天的會議上,分管教育的副鎮長陳激揚表示,針對教育亂收費問題,各村委會、校董會態度鮮明,堅決不會違規收費。但因入學名額限制,確有某些人從中做文章,借此牟利。
各村委會和校董會也在會上表示,將積極協助陳埭鎮政府和晉江市教育局對此展開調查,所有違規收費將全部清退。
【會議通報】遭投訴、涉違規 9所學校被通報
會上,陳副鎮長通報了近期受到家長投訴、涉嫌違規收費或者存在其他違規行為的9所學校:民族中學、求聰中心小學、高登小學、聚書小學、陳埭阿梅中心幼兒園、西坂外來工子弟學校、陳埭阿瑞幼兒園、溪邊小學和紫峰中心小學。
“保證清退今年違規收取的所有贊助費。”會上,蘇鎮長承諾,從今天起,一旦出現違規收費,將嚴格按照干部條例規定,該免職的免職,該清退的清退。
蘇鎮長強調,不得“搭車收費”,不得借用村委會、校董會或其他單位的名義變相向學生亂收費,也不得接受村委會、校董會及其他單位的委托收費。不得利用節假日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集體補習或上新課,更不得收取“補習費”。
教師節當天成立基金會獎學獎教
會議還透露,今年教師節當天,陳埭鎮教育基金會將成立,專項用于獎教獎學。
“保證每一個孩子都有學校讀書。”蘇鎮長表示,留住一個孩子,等于留住一個家庭。將來這個孩子畢業了,習慣了晉江的生活,他也會留在晉江作貢獻。可以說,陳埭人民暫時性地付出一些教育資源,將來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陳埭鎮近四年已投入2億多元的資金,扛起了2.6萬名外來生的沉重壓力,建立了5所外來工子弟學校。
【一追到底】
教育局將回訪確認 校企是否收“贊助費”
昨天上午,在聚書小學,被曝光簽署協議、扣工人工資的康踏、八匹馬等企業的外來工均聚集到此召開座談,并登記反饋表。
反饋表由“是否聽說要交贊助費、是否叫贊助費、企業是否承諾不收贊助費”等欄組成。幾乎所有外來工家長都表示,聽說過入讀聚書小學要繳納“贊助費”。但經媒體介入,他們都沒交“贊助費”,簽署扣工資的協議也已被企業當眾銷毀,企業也承諾不會收取“贊助費”。
該份協議一式兩份,一份留給學校存底,一份送往教育局。晉江市教育局初幼教科蔡科長表示,將在開學后對反饋表上的家長進行回訪,確認企業、學校是否收取“贊助費”,并不定時復核外來工子弟的就讀情況。
與此同時,陳埭鎮教委辦也承諾加強管理,讓每一個撥打該鎮愛心入學熱線85180114的家長都能得到滿意的答復,保證每一個孩子都有書讀。
不過,愛爾美鞋廠的老板當天未接電話,也未到場。昨晚,反映聚書小學“贊助費”一事的愛爾美鞋廠員工陳愛國(化名)向記者證實,他們廠的幾名員工仍未接到工廠退錢的通知。晉江市教育局表示,將繼續跟進此事。
【調查樣本】
想進村里公辦小學念書,家長須先到村委會“捐款”3000元換取“批條”,再拿著“批條”到學校報名。最近幾天,多位外來工家長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反映,他們都在陳埭涵口村務工,有的住在一墻之隔的紫峰中心小學(下稱“紫峰小學”)旁。但他們的子女想進去紫峰小學報名時,卻遭遇“被捐款”。令他們更郁悶的是,想要“被捐款”還需要有關系,否則想掏錢都不成。
陳埭鎮副鎮長陳激揚說,初步調查表明,學校共給村里對學校有貢獻的企業分配了42個入學名額,這些名額在流轉中出現倒賣現象——某些企業管理人員將入學名額以每個3000元賣給外來工,謊稱是村委會要的“捐款”。此現象與學校和村委會無關。目前,她已責令村委會逐一核查這42個名額的去向,徹查此事件,并將收取的費用退還給家長。
外來生想進紫峰中心小學交給村委會3000元拿“批條”?
家長:交了3000元才能報名
重慶人譚先生租住在紫峰小學隔壁,夫妻倆在涵口村一家鞋廠工作好幾年了,女兒在位于紫峰小學內的紫峰幼兒園讀書。前幾天,臨近開學,譚先生到處找人托關系,希望能讓女兒進紫峰小學,但最終愿望落空。
譚先生說,前段時間,他就聽說,須到涵口村委會“捐款”3000元換取“批條”后,孩子才能到紫峰小學報名入學。8月26日,譚先生托熟人交上了錢。但第二天,錢卻被退了回來,熟人說,小學名額已滿。無奈之下,譚先生又托房東幫忙說情,但也沒能拿到“批條”。
而白小生(化名)則通過朋友介紹,交了3000元換得“批條”,孩子成功報名。白小生說,8月26日,他跟朋友一起到涵口村村委會三樓交了這筆錢,并在一張名單上簽字。他看到,那張名單上已簽了20多個人,每人交的都是3000元。
前天下午1時30分許到3時許,記者在紫峰小學門口先后遇到七八位家長帶孩子過來報名。他們均證實,確實有“捐款”和“批條”一事。
重慶人陳先生說,他托房東到村委會說情,但卻被告知名額已滿,“他們說,你就是想交5000元,也進不去了。”
村委會:無“捐款”換名額一事
記者隨后以房東幫租戶咨詢入學的名義,分別跟涵口村的幾個村干部取得聯系,但他們均表示,并無“捐款”換名額的情況。
對此,涵口村村委會組委洪小麗表示,今年下半年,紫峰小學一年級共招收3個班級,其中就有兩個班的外來工子弟。但在招收時,會優先照顧對學校有所貢獻的當地企業員工。
該村村主任陳先生說,學校報名日期到8月26日截止。由于教學資源有限,沒捐資的企業,其員工子女便沒辦法報名。不過,該村陳支書表示,去年當地企業捐3000元就有一個入學名額,但現在名額確實已滿,有些企業捐七八萬元,名額也就一兩個。
紫峰小學校長:學校絕無收錢
對此,前天下午,紫峰小學肖校長表示,學校絕無收錢,“違規收錢是要開除的,除非我校長不想干了。”
肖校長說,該校招生范圍包括涵口、霞村及大鄉三個村莊。該校服務區不少企業對學校貢獻不小,學校和村委會確實撥出一部分名額給他們。家長所稱的“批條”,應該就是需要村委會開具的、分配給企業的42個名額的“證明”。
涵口村村主任:企業有人倒賣名額
對此,陳副鎮長表示,學校絕對不能將收錢跟入學相掛鉤。“鎮政府和教育局將從嚴從速調查此事。”陳副鎮長表示,此前,陳埭有一所學校就因為違規收費,校長被處理。
前天晚上,陳副鎮長聯系涵口村陳主任,求證捐款一事,陳主任否認。陳副鎮長要求陳主任逐一核查分配給企業的42個名額,看是否存在問題。
昨天,根據陳主任的初步核查,分配給企業的名額由所在企業的管理人員支配,有些管理人員將多余的名額以每個3000元倒賣掉后,便帶著外來工家長到村委會開具證明,獲得入學名額。“到村委會捐款3000元即可獲得入學名額”,這樣的傳聞隨即傳開。
紫峰小學教學樓 計劃明年重建擴容
肖校長說,紫峰小學的教學樓已成危房,因此,一年級招生規模由去年的4個班級縮減為3個班級。但學校服務區的外來工生源卻比去年更多了,導致今年不少外來工子女入學難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幾天前,學校便在校門口張貼告示,引導未能入學的外來生到就近的外來工子弟學校報名。
但譚先生對此卻很郁悶。他說,公辦學校條件好,而外來工子弟學校教學質量相差太多。花再多的錢,他都希望讓孩子進公辦校讀書。
對此,陳副鎮長表示,為解決這些問題,鎮政府計劃明年將紫峰小學的教學樓就地拆掉重建擴容。陳埭鎮還計劃興建一所比較大的公辦外來工子弟學校。(本網記者 林小明 譚青 見習記者 張清清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