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瑪都”帶來強降水,據市防汛辦統計,昨日8時到19時,市區水利大廈站點降雨量為57毫米,達到暴雨級別,8時到9時的降雨量最大,一小時達到34毫米。市區通港西街、津淮街東段、普賢路、沉洲路等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城東街道金嶼社區、沉洲社區,積水流入多戶居民家中。 (記者張九強 林勁峰 曾彬虹 曾廣太 攝影報道)
昨天9時50分,少林路與溫陵北路交界路口,排水工將井蓋打開,雨水流入下水道
市區多路段成“澤國”
昨晨瓢潑大雨洛江雨量最大
暴雨警報解除今日降水強度減弱
受“南瑪都”減弱后的低壓環流影響,昨日上午8時—9時,泉港、惠安、洛江、鯉城、豐澤、南安、晉江等地齊下傾盆大雨。市氣象局預計,2日降水強度減弱,以陣雨或雷雨天氣為主,局部地區有大到暴雨。
“這次雨水解除了沿海的旱情。”市防汛辦負責人說,受“南瑪都”影響,我市連續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8月28日8時至9月1日20時,全市93個雨量監測點中,累計雨量最大的是德化石牛山,為403毫米;7個站點雨量超過200毫米,49個站點在100毫米—199毫米之間,28個站點在50毫米—99毫米之間。豪雨覆蓋面廣,既光臨山區,也光顧沿海,徹底解除了前段時間的旱情。
“南瑪都”登陸后仍在發威,昨日全市又出現大到暴雨,降雨時段主要集中在上午8時—10時之間。市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的“雨量排行榜”顯示,雨量排行前三名的是雙陽(94毫米)、新南(92毫米)、前洋(78毫米)站點,都位于洛江雙陽境內。雨量超過50毫米的有13個站點,達到暴雨級別,主要分布在中心市區、惠安、南安等地。
市金雞攔河閘、洛陽橋閘雙雙開閘泄洪,保證防洪安全。此次泄洪過程金雞攔河閘總泄洪量達到了1.4億立方米,泄洪量是今年以來的第二大。洛陽橋閘管理處于昨日11時10分起、14時30分起兩次進行泄洪,至昨日17時許,共排洪600多萬立方米,洛陽橋閘水位降至1.73米。
在短時強降雨過后,昨日下午雨過天晴。14時30分,市氣象局解除了暴雨藍色預警信號。下階段,全市防汛工作重點將轉到繼續防范地質災害和災后重建、生產自救上來。
降雨帶來豐富的水資源,令水庫蓄水量的數據不斷刷新。9月1日8時,19座大中型水庫蓄水量6.42億立方米,占汛限庫容71.26%,比8月29日8時增加0.61億立方米。其中山美水庫蓄水量達到3.48億立方米,增加0.38億立方米。
除了雨的影響外,風的威力也令人震驚。8月27日8時至9月1日10時,全市共有35個站點出現8級以上大風,其中以惠安百崎26.9米/秒(10級)最大。受到臺風暴雨影響,全市出現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公路中斷、工礦企業停產、水利設施損毀等現象,造成較嚴重的洪澇災害損失。(記者曾聰虹蔣力耘王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