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士在山洞里儲放香蕉,賣得不錯
海都網(wǎng)—海峽都市報訊 把香蕉放進冰箱會咋樣?答案是,沒多久就滿身黑斑,甚至爛掉。
不過,南安美林街道的一些村民,他們有一種催熟香蕉的古法,用的正是低溫催熟,被催熟的香蕉不僅個頂個黃,而且吃起來更Q更香。
在南安美林,很多農(nóng)戶家都種香蕉樹,村民挑籃賣蕉,這么吆喝:“自家種的香蕉,藏在山洞中,不一樣啦,又香又Q啦。”
真的會不一樣嗎?
在烏龜山下一馬路邊,一名約30歲的女子擺滿金黃金黃的香蕉,兩名顧客夸道,“汝的香蕉好Q好好吃,阮要買幾斤”;這名女子嫻熟地稱完,“這是4.1斤,一斤2.5元,給我10元就行”。記者也嘗了幾根,果然味道特別。
女子說,這些香蕉都是低溫催熟的。低溫怎么催熟?大家都說,高溫有利香蕉成熟,如遇低溫則易出黑斑;而一般商超賣的香蕉,都是通過一種叫乙烯利的有機化合物催熟的。
原來,在這女子身后就是一個山洞。
女子姓楊,她說這山洞是公公20多年前挖的,她嫁過來這六七年,一直在這賣香蕉。這個山洞,外面是一個高的洞門,洞內(nèi)兩邊擺滿青綠色的香蕉,僅留一條道。洞深數(shù)十米,蜿蜒曲折,還有分岔口;記者步入,越往里越陰涼,甚至涼颼颼,和外面天熱似火,別如天壤。
不過為啥山洞育熟香蕉,不會腐爛還更好吃,楊女士也說不上來。
昨日下午,記者聯(lián)系泉州市農(nóng)業(yè)局經(jīng)作站黃站長。她解開謎底,傳統(tǒng)山洞育熟法,雖然山洞溫度會比較低,不利于催熟,但通風(fēng)和低溫有助防腐,使得存放時間更長,香蕉自然成熟,吃起來口感才更好。(本網(wǎng)記者 田米 楊江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