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獎,他的作品頓時特別搶手
閩南網10月13日訊 “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這是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理由。自前日莫言獲獎結果公布后,在福州、泉州各書店中,莫言的書也掀起了“現實中魔幻般的銷量”。有書店的店員說,“我們店,一個作家的非新書,一天賣出這么多,很少見。”
福州在福建一直沒有火過
在福州的書店里記者并沒有看到“莫言”的堆頭,包括安泰新華書店、越洋書城、曉風書屋還有小書店尚友書店,并不是新晉諾獎得主莫言未火到福州,而是福州莫言的所有庫存書幾乎被搶空。
一家民營的圖書經銷商林先生告訴記者,“莫言的書在福建一直沒有火過,所以庫存量也就不大。”而福州越洋書城的柳先生也證實了“沒火過”的觀點:“大約是進10本能賣三四本吧。”安泰新華書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庫存的莫言書,在福州應該是最多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算是比較新的長篇,有50多本,其余的品種大約有130本左右,但昨天一天也都被一搶而空。”而在曉風書屋、尚友書店這樣的小書店里,來問的讀者很多,莫言的存書很快也都被一掃而空。
泉州有人登記預訂莫言書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泉州市區幾家規模較大的書店,詢問店員是否還有莫言的作品銷售,得到的回答卻多為售罄。
在中山路的泉州書城,店員告訴記者,“店內庫存其實不多,但今天才半天時間,最后幾十本也全賣光了。暢銷的主要有七八部,接下去的補貨也將集中在這幾部,預計每部100本左右。目前已有十幾個人登記預訂。”
在涂門街的越洋圖書城,店門口“熱銷書”展臺上《蛙》等5部共10本莫言的書,是店中“碩果僅存”的莫言作品。書店總經理助理何先生說,“店中原來共有約200本各部莫言作品的庫存,但從諾獎公布后,銷量一下猛增,所有的只剩這10本了。去年莫言獲茅盾文學獎時,銷量也曾增加,但沒這么夸張。”
何先生說,買書的顧客中,有一口氣將店中所有莫言作品各買一本的,也有電話預訂一次定下10本《蛙》的,顧客的年紀以中年人居多。何先生說,店內雖已與出版社聯系進貨,“但各家出版社都說沒庫存了,正在加印。市民買書一般集中在周五、周六,這10本書估計也會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吧。”
網絡簽名小說炒到500元
而在網絡上,莫言的書也一樣被“哄搶”。一位福州的網絡達人石先生告訴記者,獲獎當晚7點的時候當當網還是每人“限購一套”,到了晚上9點,網上書店就已經買不到全集了,而卓越亞馬遜昨天莫言的小說大多數缺貨,有貨的發貨時間在6天以上,而當當網則所有都需要預訂。在孔夫子舊書網上一本九成新的莫言簽名小說《四十一炮》被炒到了500元,而其他有莫言簽名的小說也多在200元左右。
建議
初讀莫言宜有一定文學功底
對于未曾接觸過莫言的讀者,如何入手莫言的作品呢?泉州師范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阮禮義建議,“隨性而讀”。
阮禮義說,“莫言是新時代以來,具有個性的小說家,寫作風格以大膽著稱,其作品沒有重點或明顯分度,總體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古老的東西。沒有接觸過莫言作品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來看,莫言的小說可以幫助讀者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對于不少家長為孩子購買,或學生自行購買閱讀莫言作品,阮禮義建議說,“莫言不少作品不易理解,甚至有人產生誤解。他的作品,語言表達大膽露骨、夸張荒誕,非一般人可以理解。建議讀者應有一定文學功底,本身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善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去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才能夠理解他的作品。”(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宋暉 涂傳之 謝明飛 實習生 賴燕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