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桃溪兩岸風景秀麗,空氣怡人
閩南網8月18日訊 山清水秀空氣好,街頭干凈垃圾少,這樣的美麗鄉村,在未來3年里,泉州計劃要新增538個,永春更是提出要把桃溪兩岸構筑成“清明上河圖”。
昨天,泉州市政協一行重點督辦由九三學社泉州市委員會集體提案《關于加強我市農村環境污染整治的建議》。
【樣本永春桃溪】溪水清澈白鷺停歇確保晉江下游飲水安全
昨天,泉州市政府副市長林伯前和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一行,視察南安、德化和永春的農村環境整治情況
走訪中,記者發現,穿永春縣城而過的桃溪,潺潺而過的溪水清澈見底,幾只白鷺停歇在溪水淺灘處的石頭上,安閑自得。桃溪兩岸,已建起兩排石護欄,還有一條三四米寬的石板路和自行車慢線,防洪堤也一片綠樹紅花,置身其中,仿佛來到桃花島。
而一年前,記者曾到該處采訪,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情景:溪面漂滿塑料袋和垃圾,兩岸護坡和防洪堤的石頭破損嚴重,堤壩也破敗不堪。
一年時間,桃溪容貌變化何以如此之大?從永春縣政府的情況介紹中,或許能得到一些答案。
“要在秀美多姿的桃溪兩岸,構筑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永春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由于桃溪處晉江上游,屬于東溪一部分,也是山美水庫的重要水源,關乎晉江下游600萬泉州百姓飲水安全,為此,縣政府決意開展桃溪流域綜合治理部署,計劃用3到5年時間,投入30個億,打好治污、綠化和美化三大戰役,實現水清、堤固、園靚、路暢、岸綠和房美的總體目標。
其中,今年要實施綜合治理項目121個,計劃投資5.2億元,目前已完成約六成,重點抓好10個縣級示范村和30多個鄉鎮級示范村建設,突出整村連片治理,分批成片滾動推進。
【規劃美麗鄉村】未來3年內打造538個示范村
泉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南安、永春和德化國家生態縣(市)通過環保部技術評估,全市已建成111個省級以上生態鄉鎮。2009年,洛江區白鳳村、南安市油園村、安溪縣尤俊村和德化縣英山村獲得中央財政“以獎促治”項目資金支持。隨后,又有5個示范區納入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資金補助范圍。
目前,經初步匯總,2013年到2015年,泉州市擬申請中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有62個,涉及538個村,總投資達22.7億元,可惠及140多萬人。如果得到政策支持,一張針對農村環境整治的大網將全面撐開。
“3到5年內,一定要讓水更加清澈,讓街頭更加干凈整潔,力爭在2014年,把泉州建成生態市。”副市長林伯前說,農村環境整治的關鍵在于水和垃圾,把這兩個搞清楚了,就好辦了,因此,在“十二五”期間,計劃在重點鄉鎮再新建投用34座污水處理廠,將污水都截流并處理達標,還將繼續完善“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體系。(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建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