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起的完好陶罐
閩南網7月9日訊 近日,泉州水下考古陸上調查隊開始對石獅海域附近村落進行考古調查,收獲不小。石獅永寧村民老高家打撈上來的幾件古罐和瓷碗,讓可能的沉船遺跡時間可以追溯至宋代。
之前,調查隊在石獅海域推測出的幾處沉船疑點,年代主要集中在清代、二戰時期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調查隊員現場初步判斷,在老高家發現的幾件海底遺物,有宋代的青釉碗、青釉罐,以及清晚期的青花碗。除了青花碗有塊狀破損,其他幾件保存良好。幾只青釉罐,最小的只有拳頭般大,很精巧。調查人員分析,這些看起來都是平常人家日常所用的器具,外觀十分質樸。兩只宋代青釉碗,雖色澤最為鮮亮,但也沒有裝飾圖案。這些器具可能是古代用來裝生活用品的容器。
“應該不是出自官窯。”調查隊員小蔡說,從做工和質地看,有幾只碗應是來自閩北窯的。
“這些并不是一次性打撈上來,而是分別從不同地點收獲的。”調查隊副隊長張紅興說,光憑著幾件器具,以此判斷附近海域有沉船疑點,還為時尚早。
經過近一個星期的走訪,調查隊還發現,石獅海域附近村落有不少村民都有過打撈起海底遺物的經歷。
“石湖碼頭附近海域有一條海溝,通往泉州后渚港,應該有20托(1托=1.66米)深”,石獅蚶江村民老林說,在那條溝附近,曾打撈過國姓瓶。
據老林介紹,10多年前,出海的漁民經常能打撈到一些海底遺物,但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價值所在,往往打撈上來后便直接丟在了海灘上,海浪一來,又把它們卷回海底了。
“太可惜了!”泉州博物館館長陳建中說,沒有這些海底遺物作為線索,可能會對調查造成一定困難。
如市民有相關文獻資料、歷史傳說或相關出水陶瓷器等,歡迎撥打968111提供。(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鄭慧雅 田米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