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泉州市區北峰社區人文薈萃。僑商陳碧峰故居為南洋風格,雕梁畫棟,曾有抗日名將駐足,泉州師院在此辦過學。傳說中斬殺皇帝親弟的清代監察御史陳慶鏞,也長眠于此??上?,因年代久遠,古厝已有部分坍塌,而陳慶鏞墓也深藏龍眼林,漸漸為人淡忘。
名人后裔希望,有人能幫忙保護、開發,讓這些遺跡不至于消失。這個愿望,很快就可以實現了。本周,泉州市召開會議,將在北峰建名人公園,主要景點就是陳碧峰故居和陳慶鏞墓。
陳碧峰故居:
泉州師院辦學地
在泉州市區北峰社區塔星巷,有座南洋風格的紅磚大厝,這就是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僑商陳碧峰故居。古厝占地4000多平方米,二進五間開,屋脊呈燕尾形,東西兩側各有護厝,西側的護厝還帶有閣樓。大厝上,還有許多精致的石雕、木雕、磚雕。走進護厝,頓感一陣清涼。光線從天井灑下,一側的房屋也有了光亮。打開后門,后花園種著花草和蔬菜。
借住在里頭的陳先生說,早前抗日名將蔡廷鍇曾在此駐足,泉州師范學院也在此辦過學,房里人文歷史豐富,卻也飽經風霜。如今,陳家后人為了保護宅子,用鐵門將主厝鎖了起來。
陳慶鏞墓:
忠臣長眠龍眼林中
沿著陳碧峰故居后的山坡而上,不多遠便可見一大片龍眼林。村民邱先生說,最大的10棵龍眼,已有百歲了。
再往前走,繞過一座小石橋,便可見陳慶鏞墓。村民都知道,陳慶鏞在清道光十二年考上進士,當過監察御史等要職,敢于直諫,一生剛正。在墓旁,有10多塊石碑,刻寫陳慶鏞一生的經歷。而在墓碑最上方,則寫著“抗直敢言”四個大字,那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陳慶鏞的后人陳先生說,墓地曾多次易址,最終安在這片龍眼林,1998年,陳慶鏞墓被確立為泉州市第四批文保單位。
傳說,清朝時,皇帝有個弟弟無惡不作。一天,他強搶別人的新娘。新郎告到陳慶鏞處。陳慶鏞查實后,要依法斬了皇帝的弟弟??苫实塾幸獍樱驼f:“我的小弟犯了法,該斬,但有個條件,見天不殺,見地也不殺;城內不殺,城外也不殺;今年不殺,明年也不殺;單日不殺,雙日也不殺;白天不殺,晚上也不殺?!标悜c鏞領命,在除夕夜子時,于城墻隘門之中的刑臺上,把人斬了。因為,隘門之中,不算城內,也不算城外。再搭一個架子,就上不見天,下不見地。除夕夜不是今年,也不是明年,不是單日,也不是雙日。時間選在天未光,蒙蒙亮的子時,不是白天,也不是晚上,皇帝也只能默認了。
未來:
建名人公園保護
目前,陳碧峰故居年久失修,不少梁柱已經腐朽,而陳家后人難以修繕,亟須政府來開發、保護。而陳慶鏞的墓地,藏在龍眼林里,也極少有人知道,再往后,可能被人遺忘。
本周,泉州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修編(2010~2030)方案評審會召開時,專家認為泉州應該發揮地方特色,發展專類公園,其中陳碧峰故居和陳慶鏞墓所在的區域將建成名人公園,今后將成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市民休閑的好去處。這或許可以讓歷史名人的精神和故事,繼續流傳下去。(厝邊記者 楊梅香 謝明飛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