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就是從這堆土里挖出來的
海峽都市報—海都網訊“孫子就埋在土里,怎么挖不出來啊!”顧不得雙手受傷,47歲的潘秀珍不斷地刨土。遺憾的是,4歲的孫子阿陽(化名)被埋30分鐘后,被村民們挖出時頭部流血受傷,終因傷勢過重身亡。
昨日下午3時50分左右,永春縣蓬壺鎮高麗村,因連日下雨致山體溜方,潘秀珍家新建的一層樓房被壓倒,屋里3人遇險。幸運的是,潘秀珍當時正在大廳給2歲的孫女阿花(化名)喂奶粉,兩人逃過一劫;不幸的是,孫子在房里睡覺,被埋在土中。
曾經溫暖的小手,如今已經冰冷
孫子被埋
奶奶破門帶傷刨土
當日下午3時許,在家里一間房子的木板床上,潘秀珍哄著孫子、孫女睡覺。此時,永春全縣都在下著雨,而蓬壺鎮一直是當地的地質災害區。接連多日下雨,潘秀珍的丈夫、57歲的林叔鵬按捺不住,擔心農田的田埂被雨水沖毀,向潘秀珍打了聲招呼后就去了農田。不知不覺中,潘秀珍和孫子、孫女都睡著了。
下午3時45分左右,事發前5分鐘。孫女阿花因饑餓哭鬧,潘秀珍醒來后忙起身泡奶粉,還把孫女抱到了大廳。
突然,屋后傳來“嘩啦啦”一陣巨響,潘秀珍忙抱著孫女跑出屋外——只見屋后山坡發生溜方,大量的泥土徑直滑下,壓倒了她家的兩間房子。此時,剛好鄰居林阿婆來串門,潘秀珍忙將孫女抱給林阿婆,自己沖進屋子,打算救孫子。
不足2秒,又是“嘩啦啦”一陣巨響,潘秀珍沖到孫子所睡的房間前時,發現房門已被泥土、倒塌的磚墻堵死,他便拿起砍柴刀砍開房門。因救孫心切,在砍門時,潘秀珍雙手受傷。之后,她發現孫子已被埋在土里,于是顧不得雙手受傷不斷刨土,“孫子就埋在土里,怎么就挖不出來啊!”
生死營救
沒救回重傷男童
潘秀珍挖了一會兒,仍見不到孫子。心急如焚的她忙報警,因太慌張,撥打110時號碼按成了1100。
“房子塌了,快救人……”此時,門外的林阿婆也大聲呼救。附近10多名村民紛紛趕來,拿著鐵鍬、鋤頭和鏟子等沖進屋內,不顧房子再次坍塌的危險。一場生死大營救,上演了30分鐘。
有人用手刨土,有人將泥土鏟移到大廳處。61歲的潘秀蓮是潘秀珍的親戚,她的雙手上滿是鮮血,是最早發現男童的人——在刨了1米多深的泥土后,她摸到了阿陽的頭。之后,阿陽頭上的泥土、磚墻和木板被移開,此時他的耳朵流血、臉色青紫。大伙忙喊他的名字,可是他沒有回應。
據悉,阿陽被發現時,被子還蓋在胸部,潘秀蓮摸了下他的手,發現還有溫度,忙大喊“手是暖的,活著”。阿陽被救出后,有年輕的村民忙給他做人工呼吸,一遍又一遍,然后載著他往鎮衛生院跑。可惜,阿陽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
房子還未裝修
離山體僅4米
昨晚8時許,記者在事發現場看到,潘秀珍的家是一棟磚墻結構的樓房,僅一層且還未裝修。潘秀珍說,這棟房子已住了七八年,以前住的地方是危房,“搬到新房來,沒想到卻出了意外”。
據介紹,該房子共160平方米,四房兩廳,住著9口人——潘秀珍夫婦、大小兒子和大小兒媳,及大兒子生的孫子阿陽、小兒子生的孫女阿花,還有弟弟林叔春。因林叔春未結婚,阿花過繼給他當孫女。目前,潘秀珍的大小兒子及大小兒媳都在莆田打工。
記者看到,這棟房子里兩間房的墻體被壓塌,其中阿陽住的房間約10平方米,里面一片狼藉。房子后面4米處就是溜方的山體,當地村民叫“虎頭山”。
————————【悲情】————————
淚流滿面
一口稀飯都喝不下
“我那苦命的孫子啊……”趴在孫子身上,潘秀珍的淚水像斷線的珠子,從臉頰上不斷往下落。一旁的稀飯已經涼了,親人又端上一碗熱粥,她也喝不下,只顧哭泣。
談及孫子,潘秀珍悲痛地說,她家里很窮,兩個兒子和兒媳為了生活,在莆田一家鞋廠打工。而她平時照顧孫子、孫女時,為了多賺點錢,還給人采摘茶葉。
“小孩很乖巧,也很懂事。”說起阿陽,一些鄰居也流淚說,這個小孩嘴巴很甜,逢人會打招呼,很討人喜歡,而且會講普通話、閩南話,特別是普通話講得很流利,“頭腦很聰明,一教就會”。
—————【善后】—————
妥善安置受災村民
馬上排查隱患
昨晚,記者從永春縣委宣傳部獲悉,此事發生后,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委書記王遠東和縣長葉一帆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妥善處理此事,舉一反三,排查新的隱患。另外,縣政府針對該事件,及時發出《關于切實做好當前防汛和防范地質災害工作》的通知。
事發后,永春縣蓬壺鎮及高麗村的鎮、村干部也趕到現場,組織當地村民全力搶救受傷小孩,并及時送到當地衛生院。針對此事,目前當地政府部門已積極開展善后工作,送上補助金,對潘秀珍的房子將按照新的危險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對潘秀珍一家所提的實際困難,民政部門也將繼續跟蹤。
另外,針對此事件,當地政府部門將聘請專家,對高邊坡民房進一步排查,提出解決方案。今日,縣政府將組織國土資源局、水利局、效能辦等部門,分成三小組對各鄉鎮防汛和防范地質災害工作進行督導檢查。(本網記者 董加固 吳佳弘 章微 黃謹 見習記者 史國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