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國道,打造10公里綠色景觀長廊和13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形成張墩、口前、來布、東郊、將軍等美麗鄉村“珍珠鏈”,這是順昌縣依托現有資源,突出地方特色,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有機統一的舉措。
張墩村,千畝油茶花吸引游客蜂擁而至。
口前村,耕讀文化歷史悠久,“耕讀淳風”牌坊、古渡口等歷史遺存,彰顯當年繁盛,令游客流連忘返。
埔上鎮張墩村,是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中國十佳小康村,擁有葡萄種植基地430畝,年產葡萄75萬公斤、釀酒15萬公斤以上。張墩葡萄酒銷往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凈收入340余萬元,戶均增收3萬余元。去年,張墩村建成全國首個鄉愁館、葡萄酒坊、瓜果長廊、花卉園、開心農場等特色景點,鄉土氣息深厚,四季有花有果,觀光、體驗同趣。村里成立了旅游開發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運作。
埔上鎮口前村耕讀文化歷史悠久,明清兩朝多有朝廷命官,“耕讀淳風”牌坊、古渡口等歷史遺存,彰顯當年繁盛。這些年,口前以“精品村”、“園林村”模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被授予“省園林式村莊”、“省級生態村”稱號,入選全省百個文明村。此外,村里的秋明山莊山水相映,集吃、住、玩于一體,休閑垂釣、真人CS野戰,令游客流連。
大干鎮來布村,是國家生態村,千畝小徑竹林郁郁蔥蔥,密密麻麻的竹筍爭相從松軟而肥沃的土里鉆出。來布村以此為依托,著力打造集農家休閑娛樂、竹林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生態家居美麗鄉村。目前,挖筍體驗、八卦迷宮、射箭場、竹林燒烤、電瓶車觀光、自行車騎行等項目,已對外開放;村里的農家樂,有竹林雞、土全番、鮮竹筍等農村菜,安全可口、“土味”十足。
順昌縣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摒棄大拆大建,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思路,差異化發展鄉村游,讓村民嘗到甜頭,有了盼頭。(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通訊員 吳啟榮 鄧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