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是竹蓀栽培季節,15日,在中國竹蓀之鄉順昌縣的嵐下鄉蔡坑自然村,發現多處野生竹蓀群。經順昌縣大歷竹蓀研究所專家高允旺實地察看,在這片400多平方米的竹林里,生長多處簇生野生低溫型竹蓀子實體群,極為罕見。
竹蓀是典型的中溫型菌類。菌絲的生長溫度為4~28℃,最適溫度為20~23℃。竹蓀子實體的形成溫度為17~29℃,以20~24℃為宜,低于15℃,則易造成菌球萎縮或畸形。順昌縣二三月平均溫度低于15℃,野生竹蓀能正常生長并結蕾,說明此次發現的是低溫型品種,突破了竹蓀人工栽培所要求的溫度。“通過對子實體組織分離培養試驗及馴化,將為竹蓀常年栽培提供研究基礎。”高允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