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南平市旅游局局長、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長、邵武市旅游局局長、建甌市旅游局局長齊聚“全國網絡媒體清新福建三明、南平生態行”閉幕式新聞發布會現場,圍繞大武夷旅游經濟圈如何迎接高鐵商機,集體回答媒體提問。
12月18日,南平市四位旅游局長就“大武夷旅游經濟圈如何迎接高鐵商機”回答記者提問,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南平市:高鐵促進南平旅游北上西進
南平市旅游局局長溫秀美介紹,大武夷旅游經濟圈是指以武夷山為核心,以高速、國道為紐帶,包含周邊十個縣市區的旅游經濟綜合體。武夷山市、建甌市和邵武市都屬于南平大武夷旅游經濟圈的縣市。
“為了高鐵開通,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努力做到讓游客‘進得來、行得暢、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費’。”溫秀美指出,明年上半年合福高鐵的開通,對南平市旅游經濟的發展是個重要的歷史契機,為南平旅游北上、西進打開了一條快速通道,將進一步解決多年來制約南平旅游發展的交通瓶頸。
據介紹,為了迎接高鐵開通,南平市政府將迎接高鐵時代工作作為當前一號工程,成立了南平市迎接高鐵時代工作領導小組,確定迎接高鐵時代重點項目178項,總投資1310.9億元,涉及旅游項目93項,總投資達360.9億元。
武夷山市:推出兩部新戲迎高鐵商機
武夷山市在大武夷旅游經濟圈中處于“龍頭”地位,關于如何舞好、舞活高鐵時代大武夷旅游的“龍頭”,武夷山旅游局副局長林飛介紹說,高鐵的開通對于武夷山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近年來,武夷山市補缺補漏,逐步提升旅游的硬件和軟件水平。
他說,武夷山不僅只有山水,更有山水背后的文化,除了印象大紅袍,明年2-3月份將推出武夷水秀、柳永傳奇這兩部新戲。
除了文化承載物的建設,交通和信息的無縫接駁也是提升武夷山市旅游水平的一個重點項目。林飛說,為了方便從高鐵到度假區,度假區到每個景點的出行,武夷山市開通了五條點對點的公交線路。在信息服務方面,針對“手機控”推出的智慧旅游平臺都已經搭建好,12月25日即將推出的智慧旅游監控指揮中心,將實現對全市旅游景點的監控和管控。
邵武市:到邵武學太極拳有補貼
邵武市處于福建綠三角的中心地帶,是太極宗師張三豐的故里,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今年3月份被確定為全省首批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邵武市旅游局局長章錦華說,邵武還是座新興的旅游城市,和武夷山等傳統的旅游縣市相比,旅游設施和服務系統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章錦華說,綠三角中心地帶的區位條件,對邵武旅游來說是把雙刃劍。為了迎接高鐵旅游商機、應對高鐵人流,邵武市將從打造差異化的吸引物著手,填補周邊縣市泰寧和武夷山旅游的空缺。
章錦華指出,明年邵武市將實行“兩個1200萬”的旅游獎勵政策,對帶來省外客源的旅行社,每帶來一位游客就獎勵給旅行社50塊錢,省內的獎30塊;第二個1200萬是針對來邵武學習張三豐太極拳的游客,一天給50塊錢的補助。10人以上,還能免費教授。
建甌市:旅游弱市借力打造吃貨天堂
建甌市旅游局局長賴少波介紹,建甌目前是大武夷旅游的小市和弱市,今后建甌市旅游要借力借勢,尋求突破,強力打造“閩之源·古建州·美味建甌”文化旅游品牌。
賴少波說,建甌文化底蘊在閩北乃至福建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建甌小吃更是名聞遐邇,建甌光餅、建甌錐栗、榛子煨排骨都是建甌的特色美食。目前,武夷根雕城是建甌第一家和唯一一家國家3A級景區,在根雕城不僅可以欣賞到全國最好的根藝作品,更可以吃到地道的建甌小吃。
據賴少波介紹,明年建甌將打造以武夷根雕城為核心的龍頭景區,利用根雕城距離高鐵不到10公里的便利優勢和豐富的小吃資源,將建甌打造成吃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