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門票游大武夷”活動月已過半,昨日,記者從南平市旅游局獲悉,在經歷了兩個周末游客接待小高峰后,本次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9月1日至15日,南平市累計接待游客118.78萬人次,其中,A級景區共接待42.38萬人次,16個鄉村旅游點接待11.57萬人次。
成效,更體現在“帶動”二字,從“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的綜合效應正顯現。隨著活動的持續“發酵”,這種效應愈加凸顯。
門票不要錢,南平是在“賠錢賺吆喝”嗎?在“一元游”活動推出后,質疑聲四起。南平市旅游局局長溫秀美以武夷山主景區為例為大家算了一筆賬,給出的答案是:免門票,旅游收入不減反增。截至15日,武夷山主景區累計接待23.1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1469萬元,同比增加119萬元,竹筏、觀光車等體驗型產品銷售都出現了大幅上漲。
實際上,取消門票要綜合效益,杭州西湖是國內較早“吃螃蟹”的地方。從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間,西湖相繼取消100多個景點門票,2002年至2012年,西湖門票損失2億元,收入卻增長900億元。當地政府發現,只要每個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時,杭州的年旅游綜合收入便會增加100億元。
數據顯示,參與“一元游”的游客中,過夜游客比例高達55.1%,過夜游客的平均過夜天數為1.97天。逗留時間延長的效益,在住宿上表現尤為明顯。過去的兩個周末,武夷山經濟型酒店出現了“一床難求”局面,高端酒店的入住率也達到了71%以上,許多客人分流至邵武、建陽等地,而去年同期各類酒店入住率僅為30%左右。此外,印象大紅袍演出,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同比增長了47%以上。
不難發現,將門票讓利給游客,換來的是其他消費效益。溫秀美告訴記者,“一元游”推出后,極大地調動了旅行社的積極性,組團率大大提高,游客人數大幅增加,有力地帶動了我市酒店、賓館、餐飲、交通、文化娛樂等行業的發展。
“一元門票”,其實只是一個“入口”。大量的游客進了“入口”,即便是以幾乎免費的形式,也能有效實現多方共贏,這也就是“一元游”活動真正魅力所在。9月1日至10日的數據分析,接待游客人均消費為840元,累計實現旅游收入5.98億元,旅游收入有旅行社費用、長途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購物費、娛樂費、郵電通訊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