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位于松溪縣鄭墩鎮梅口村的梅口埠,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
古碼頭、古樟園、鈔關衙門、梅口區蘇維埃政府陳列館……如今,這個集鄉村旅游、休閑度假、影視拍攝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已經躋身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一年前,這里受損嚴重。”松溪縣副縣長白海鵬介紹,去年6月18日,松溪縣遭受特大洪災,梅口埠景區受損嚴重,千瘡百孔,觸目驚心。
在掛點松溪的省委宣傳部全力支持下,南平市和松溪縣全力投入抗災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中,僅僅四個月內就順利完成了供水排污系統、智慧監控重建、受損建筑修復等工作,并謀劃建設了大眾茶館、天幕營地、景區餐廳等基礎設施,終于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當前,在“三爭”號角下,松溪正開展對梅新路(梅口至鄭墩高速口路段)進行白改黑,同步按景區景觀路建設標準,對公路兩側進行綠化花化彩化。
梅口埠在短短一年間的變化,是南平市聚力“三爭”,加快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成效縮影。
今年初以來,南平市把實施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作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提振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精氣神的重要抓手。省委動員部署會后,南平市第一時間部署,成立“三爭”行動領導小組,并制定“三爭”行動工作方案,全面掀起爭優爭先爭效的熱潮。
高質量發展,需要“指揮棒”。南平市營造敢于攻堅氛圍,制定出臺《南平市“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考評辦法》,強化一線考核、立體考核、跟蹤考核,對“三爭”實績突出、敢于攻堅克難的優先使用、表彰表揚,對工作不力、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依規依紀依法予以追責問責。
敢干,還要“巧”干——注重改革創新。南平市營造敢于創新氛圍,在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綠色產業創新平臺、碳計量碳增量碳金融、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優勢領域,找準突破口和創新點,成鏈條梳理、成鏈條集成。
于是,一個個在全國全省叫得響、可推廣的改革成果和創新品牌不斷涌現:全面推廣“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林業股份合作經營模式,全鏈條探索“一根竹”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加快建設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全省首個具備交易所業務功能的“福建武夷國際茶葉交易中心”獲批,福建省綠色產業基金管理公司落地南平……
聚力“三爭”,關鍵在人。如何進一步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性?
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南平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其中,“黨建體檢+精準選派+能力提升+資源下沉”模式特色明顯。南平市相關部門深入分析村級班子換屆兩年來履職情況,對不勝任、不稱職的及時調整充實,跟進做好干部能力提升,幫助村一級理清思路、推動發展。同時,南平市還組織開展“深學廖俊波,‘三爭’作表率”活動,讓大家勇于奮進、爭當表率。
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幅度位居全省第三。1—5月,南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6%、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15.4%、15.3%,均居全省第三。
南平市主要領導表示,接下來,南平市將持續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對南平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認真組織實施“三爭”行動,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奮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地。(記者 吳旭濤 賴昊拓 姚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