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今起開設“忠誠履職,傳承發展”專欄,全面反映南平市公安隊伍建設、公安事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激勵全市公安干警以高昂的熱情和踏實的作風圓滿完成各項公安工作,為南平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有了安全感,才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10月31日,記者在延城街頭采訪市民談談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來生活變遷時,年近50歲的李阿姨笑著說。
李阿姨是延平區西芹鎮居民,夫婦倆以種菜為生。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二十年來如一日。這種生活本應該很有安全感才對,為何會感慨生活巨大變遷來自于“安全感”?這得從8年前的一件事說起。
“那年家里養雞,每天除了賣青菜還會賣點雞蛋和土雞,收入不錯,可沒想到竟然招賊惦記了。”李阿姨想起了幾年前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卻在擠公交途中被小偷偷走的事就心痛不已。她說,那天接近年關,街上、公交車上都是人擠人,特別熱鬧。擔心錢掉了,自己還特意將錢塞到小夾層里,可是回到家后仍是發現錢沒了,只剩下幾枚硬幣在那鐺鐺作響。“那可是自己一家人血汗錢啊,還指望著能過個好年呢,錢沒了意味著白忙活了,還談啥幸福感。”李阿姨當時很心灰。
“說來奇怪,從那以后我經常聽到周邊人說丟錢、丟車的事,更可怕的是還聽說過有人脖子上的項鏈被搶了。不過,好像這兩年公安部門狠狠打擊罪犯后,這種事就少了。不久前,我錢包掉了,還有群眾撿到后通過民警聯系,原封不動地還給了我。”李阿姨說到這覺得很欣慰。
原來,李阿姨口中所述的那個“狠狠打擊”指的是南平市公安局在2016年1月至3月,針對城區人流、物流、車流頻繁增多和虛假信息詐騙、入室盜竊、扒竊等侵財案件占比居高的治安特點,以“清街面、打現行”為主題,開展的“平安南平”1號專項行動。行動期間,嚴打虛假信息詐騙、入室盜竊、扒竊等違法犯罪,嚴查涉牌違法車輛,嚴治交通亂點,嚴控人員密集場所和繁華街區,做到隨發現、隨打擊、隨清整,確保了社會治安安定平穩。
“前些年不少乘客有被偷手機和錢包的現象,常有人來我們公司查看監控。”記者隨后采訪到了18路公交車司機張師傅,他告訴記者,兩年多前,公安局開展了“平安南平”1號行動,組織了一隊便衣警察天天在各輛公交車上巡邏,逮到不少扒竊分子,公司也要求駕駛員多提醒乘客注意錢財安全,現在車上平靜多了。
據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盜竊大隊大隊長龔先冬介紹,專項行動期間,基層公安組建“反詐騙、反入室盜竊、反扒竊”等偵查專班,充實力量。白天便衣民警在公交車、人流量大的地方巡邏反扒反搶,晚上成立一支“夜鷹行動隊”穿梭大街小巷打盜竊,多頻率街面巡邏壓發案;另一方面,南平市公安局成立一支100人的綜合支援隊,下沉基層配合派出所、交警上路設卡執勤,提高見警率和管控率,多卡點布控查緝控發案;同時,不斷增加新建高清視頻監控覆蓋全城的大街小巷,組建一支“天眼”視頻巡查隊,每天24小時全時段視頻巡查降發案。通過多項有力措施的實施,嚴厲打擊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最大限度地擠壓了違法犯罪空間。短短三個月內,全市刑事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17%,其中多發性虛假信息詐騙、入室盜竊、扒竊案件發案數分別比降29%、20%、29%。
公安機關將行動中的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持續實施。兩年多來,常年高發的扒竊案件基本實現“零發案”,全市各類案件發案數逐年下降,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逐年提升。
(林夢琳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