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的壯漢胡先生與老婆吵了一架,突然感覺胸悶,快斷氣了,一查原來是惹上“奪命克星”肺栓塞。幸虧經過及時手術,他撿回了一命。
昨日,胡先生的主治醫生省立醫院介入科方主亭博士告訴東南快報記者,肺栓塞屬于一種兇險急癥,可以導致瞬間死亡,他都替病人感到后怕,而引起肺栓塞的栓子很可能是20天前病人久坐飛機時產生的下肢血栓。當時病人就已經有癥狀,出現小腿疼痛,但病人沒有意識到危險,導致了這場致命危機。
吵架時突然喘不上氣上醫院一查是致命肺栓塞
今年47歲的胡先生,體型健壯、性格爽朗,平時自我感覺身體還行,就是醫生說他的血黏滯度比較高。
半個月前,胡先生與老婆發生口角,兩人正吵得激動處,他突然感覺呼吸困難,就跟快斷氣了似的。但是他賭氣不說,掙扎著獨自出門駕車去縣醫院。
由于實在難受,胡先生開車到醫院停車場后,坐了半個小時才能走。接下來,他爬上2樓,到了急診科門口,他更是上氣不接下氣,再也走不動了,直接坐在了地上,喘了好久才進去看診。
經過多項檢查,醫生馬上將他收治入院。此時,胡先生才知道事態嚴重,他的老婆也來到醫院照顧他。省立醫院的醫生趕去會診,確診他是雙肺多發栓塞。
隨后,胡先生被轉診到省立醫院介入科。此時,胡先生才知道自己得的是一種非常兇險的急癥,會導致瞬間死亡。這讓他想起來至今都感覺后怕不已。
7月20日,省立醫院介入科方主亭博士為胡先生進行了介入溶栓手術。醫生在胡先生的右邊大腿上開了一個火柴頭大小的小口,在腹部靜脈里植入一個濾網,以防再有血栓游走到肺;之后,又往他的肺動脈主干里導入可吸收的溶栓藥,讓藥物隨著血液循環將小栓子都溶解掉。
經過一周多的治療,目前胡先生已經恢復正常呼吸,順利康復出院。不過,出院后,他還要服用6個月的抗凝藥,然后將腹部的濾網取出來。
引發危機的栓子20天前就埋下了警惕這些肺栓塞的危險信號
有數據顯示,肺栓塞容易誤診、漏診,且死亡率高達30%。目前確診的患者中,大約有80%都是輾轉而來的非首診患者。
方主亭提醒,急性肺栓塞在以前診斷率低、死亡率高,嚴重者可能導致休克或猝死。他介紹,肺栓塞是血栓或是其他物質(統稱“栓子”)隨著體循環堵塞了肺動脈造成的,最常見的肺栓子是血栓。肺栓子通常來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靜脈。創傷淤血、久坐久臥、肥胖、服用避孕藥等,都可能誘發靜脈血栓形成。
方主亭說,給胡先生做檢查時就發現其右小腿有靜脈血栓,胡先生20天前,曾坐飛機去北京出差,兩個小時其都保持同一個坐姿。下飛機時,他發現右小腿痛得厲害,走路都變得一拐一拐。另外,胡先生平時常常久坐。
胡先生的這種情況在現代醫學上有個很形象的名稱,叫“經濟艙綜合征”,很多乘客一上飛機,就習慣于在座位上靜坐休息,或者干脆睡覺,由于缺乏運動,血液流動減慢,特別在經濟艙的座位狹窄緊湊,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加上很多人乘坐時嫌麻煩刻意少喝水,血液變得黏稠,更易形成血栓。
而正是胡先生下肢的血栓游走到了肺動脈,才引起這次致命的肺栓塞。對這個診斷,胡先生也連稱“沒想到”。
方主亭提醒,肺栓塞常伴隨著深靜脈血栓,一般沒有明顯癥狀,但有些人可能出現栓塞的那條腿腫脹。有的肺栓塞病人會出現咯血、暈厥、煩躁及驚恐不安甚至瀕死感、心悸、咳嗽等癥狀。有的肺栓塞病人會感覺胸口疼痛,但有可能會被誤以為是突發心臟病。(記者 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