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柘榮縣富溪鎮霞洋村鴕鳥養殖園內,幾十只非洲鴕鳥正邁著大長腿,悠閑地踱步、覓食、嬉戲。“兩年前,從一好友處得知,養殖鴕鳥前景好,便深入對該產業進行了考察。隨后,在村里的支持下,引進50只鴕鳥試養。目前,已出售20只,每只創收達7000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鴕鳥養殖園負責人魏奶波介紹,非洲鴕鳥一年能長一兩百斤,三年即可產蛋,鴕鳥蛋和鴕鳥肉深受市場歡迎。眼下,鴕鳥肉每公斤售價可達120元,走俏柘榮、福鼎等地。
魏奶波告訴記者,非洲鴕鳥渾身都是寶,不僅鴕鳥肉可以食用,而且鴕鳥的皮、羽毛、蛋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不僅如此,鴕鳥的適應性強,食物來源廣,養殖成本低,適合大規模養殖。
“前期養殖鴕鳥積累了一批老顧客,再加上各級各部門大力幫助推介,不用發愁銷路的問題。8月底,我們計劃再引進100多只鴕鳥回來飼養,擴大養殖規模,也希望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養殖隊伍,一起走向致富路。”魏奶波笑著說道。
在距離鴕鳥養殖園幾公里遠的山坡上,還有一個藏香豬養殖基地。遠遠望去,一只只藏香豬正在山谷平地上悠閑地“散步”。“目前,養殖基地約有500頭藏香豬,市場售價為每公斤100元。”魏奶波說,與傳統養豬模式相比,藏香豬主要以散養模式為主,每天在山上運動的時間長,且食用山上的綠色植物和山泉水,屬于綠色生態養殖,肉質更鮮嫩,深受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霞洋村積極融入柘榮縣“2+N”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在大力推動傳統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因地制宜探索多元融合農業經營模式,充分利用當地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鼓勵村民發展藏香豬、鴕鳥等特色養殖,為當地群眾開辟一條增收致富新路子。
“目前,非洲鴕鳥、藏香豬等特色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給村民帶來了致富新希望,讓村民發展的信心更足,致富步子邁得更快。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進一步引導農戶進行規模化、高端化、精品化養殖,致力將特色養殖業培育打造成支柱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霞洋村村委會副主任魏巖清說。(記者 張瑜 通訊員 魏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