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今年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上個月,通過搖號,我們搖到了公辦幼兒園入園資格,提著的心也終于放下了。”在周寧務工的劉穎感慨道。
周寧曾是勞務輸出大縣,近年來,隨著縣域產業的興起,不少外出經商、務工人員返鄉發展,加之城鎮化使城區人口逐年增加,讓原本學位就少的周寧各學校面臨極大挑戰,不少家長只能將孩子送往民辦學校或周邊縣市上學。“上學難、上學貴”牽動著眾多學生家長的心。
如何扭轉局面,盡快解決學位緊張這一迫切的民生問題?周寧縣決定采取“騰籠換鳥”增學位等系列措施,直面教育“痛點”,以“奔著問題去”的扎實態度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持續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教育優先發展打好硬件基礎。
走進周寧縣實驗幼兒園新校區,滑梯、蹺蹺板、攀爬架等戶外游樂設施種類豐富,教學樓內教學設備、游戲器具一應俱全。據了解,該幼兒園占地面積10688平方米,室內幼兒活動面積5465平方米,總投資3268萬元,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共設15個班級,可提供450個幼兒園學位。
2019年,周寧縣職業中專搬遷至新校區,周寧縣對其校區原址進行改造升級,成為周寧縣獅城第三小學和實驗幼兒園新校區。而實驗幼兒園原校區,則搖身變為獅城第一幼兒園。周寧第三實驗幼兒園、獅城第三小學改造工程、周寧十中綜合樓等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相繼投用,為廣大適齡孩子就近入學提供了便利,也有效緩解了城區學位緊缺、大班額的問題。
同時,周寧縣還把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就學納入教育規劃和財政保障體系,采取自主報名、電腦搖號的方式招收進城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從無到有,從一紙藍圖到輪廓建成,現如今,周寧實驗幼兒園、新城幼兒園、李墩幼兒園等14所公辦幼兒園相繼建成投用,城鄉教育進一步均衡發展;黨校、職專、電大、進修校遷往新城區,原址改擴建為1所小學、3所幼兒園,城區教育布局在騰挪中優化;咸村第二中心幼兒園、獅城四小續建工程、周寧一中田徑場、近視防控教室照明改造等一批擴量提質項目加快建設;周寧一中初中部完整復辦……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周寧縣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實施教育補短板項目24個,新增優質學位7190多個,切實破解“小縣大城關”的“學位之困”。(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魏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