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個“世界海洋日”到來之際,6月4日,記者從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為促進我市水域水生生物種群恢復和可持續發展,寧德市今年將持續開展增殖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達5億尾。
據了解,2018年我市爭取國家和省里下達的漁業資源及生態修復專項資金達605萬元,其中增殖放流平臺建設資金160萬元,增殖放流專項資金445萬元。截至目前,各項漁業資源生態修復工作有序推進。蕉城區、福安市、周寧縣、屏南縣已經完成了各自承擔的放流任務,共放流香魚152.72萬尾,黑脊倒刺鲃60.78萬尾,鯉、鯽、草魚苗種73.64萬尾,鰱、鳙13萬尾;市海洋與漁業局承擔的大黃魚(原種子一代)225萬尾和日本對蝦2.5億尾已經完成招投標,簽訂放流合同,待適宜的季節陸續投放,其余各項目正在開展招投標。
據了解,三都澳水域的大黃魚苗種的增殖放流一直是我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特色舉措。從2005年至今累積增殖放流3000多萬尾大黃魚苗種,保護了區域特有魚種。近年來,隨著我市水生生物放流力度逐年加大,我市水域的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保護和恢復。”市海洋與漁業局生態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