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一群草根志愿者積極探索理論學習宣傳新路子,用好用活微平臺,堅持不懈地在網絡上學習傳播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方略,成為受民眾熱捧的“學習”明星——
“學習大軍”正發力
今日福建日報頭版關注“學習大軍”。
當前,在眾聲喧嘩的網絡空間,一支名為“學習大軍”的志愿者隊伍頻頻嶄露頭角,引領輿論熱潮。
截至6月5日,“學習大軍”發布的原創評論和故事就達1230篇。“學習大軍”不僅有自己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還在中宣部黨建網、中國文明網、中國青年網、騰訊網、網易、今日頭條、鳳凰網、一點資訊等眾多知名網絡媒體開設了“學習大軍”專欄。中國青年網自2014年9月開設專欄至今,累計閱讀量7000多萬人次;今日頭條自2015年1月開設專欄以來,累計閱讀量超過3000萬人次。“學習大軍”已成為全國學習宣傳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的一個鮮活品牌。
這股激起“學習”勁流的隊伍,是寧德市一群草根志愿者——上有80多歲的老人,下有二十出頭的青年,平均年齡30歲,他們的日常身份是公務員、獄警、教師、社區醫生、在校大學生等。“學習”是他們在工作之余自發做的事。
小人物大情懷
每天,無論多忙,“學習大軍”的發起人老闕都要擠出時間干幾件事:上午,審讀修改志愿者撰寫的初稿,確保編輯人員在中午12點前發布更新時評;晚上,閱覽、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的重要活動、發表的重要講話、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思熟慮后擬定下一篇時評的標題、框架、提綱,發給相關撰寫人,確保大方向不“跑調”,以節省第二天的審改時間。
這樣殫精竭慮的日子,老闕已堅持了879天。“堅持每天撰寫時政評論文章,及時解讀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方略,幫助大眾及時理解掌握重要思想和觀點。”老闕說。
老闕被志愿者們親切地稱為“班長”。2014年1月7日,“學習大軍”正是在他的積極策劃組織下誕生的。
老闕為什么想到去做這件事?“首先是寧德人民對習總書記的個人感情,對他的為人處世發自內心的敬佩,對他主政寧德期間為百姓所做的事情充滿感激;其次是習近平就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后,推出了一系列催人奮進的重大舉措,開創了社會清新氣象;第三是只有把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方略,用通俗的話語讓更多的人理解和認同,才能眾志成城,共同建設國家、實現中國夢。”
葉子是草創時期的志愿者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將造福于民作為治國理政的核心追求,強調要讓每個老百姓都有幸福感獲得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光輝。”他說,“‘學習大軍’是正能量的事業。”
“打虎拍蠅、反腐倡廉、革弊旋風清大地;披荊斬棘、勵精圖治、親民惠政蔭中華”,這是58歲的大林創作的《習近平治國方略贊》,在詩詞愛好者中廣為傳誦。大林是一名自由職業者,以幫人題聯代筆為生,酷愛詩詞的他主動請纓,成為“學習詩書”欄目的骨干。兩年來,他學習習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先后創作古詩詞近300首。
28歲的小朱是一名普通獄警,也是“學習大軍”撰寫時評的一名骨干。“中國人口眾多,只有大家都有使命感,緊緊團結在一起,中國夢的實現才不是空話。”受小朱影響,他的妹妹也加入“學習大軍”志愿者隊伍。
小團隊大作為
如今,志愿者已從草創時期的6人壯大到50多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機關干部、公安干警、記者、教師、醫生、大學生志愿者等。
老闕把所有的業余時間投入“學習大軍”事業,每天閱看新聞、策劃指導、審改博文,夜以繼日,在腰椎傷痛臥床時也從不停歇;志愿者真真的母親身患癌癥,在外地陪護母親住院治療期間也沒中斷寫作;志愿者阿景白天教書上課沒時間,晚上加班寫到一兩點是常態……
為使志愿者團隊更規范有序運轉,“學習大軍”建立了值班制度,輪流值班跟蹤新聞;例會制度,每周五召開例會,點評交流總結;宣傳制度,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編輯制度,專人負責編輯,審校博文,按時發布;網站管理制度,各欄目落實到人,確保及時上傳和更新。
為強化志愿者團隊的思想政治素養,“學習大軍”定期開設學習講座,解讀習總書記《擺脫貧困》《之江新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著作,幫助志愿者了解習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思想脈絡;在志愿者之間開展“結對幫扶”,互學互助,共同進步。
為提升志愿者團隊的寫作能力,“學習大軍”注重培養志愿者們的“戰斗力”和“爆發力”,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他們開展系列培訓,經反復模擬訓練,現在不少志愿者已從成立之初兩天完成一篇文章,到僅需3-5個小時完稿。
今年初,習總書記視頻連線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消息一傳出,“學習大軍”立即組織志愿者撰寫評論文章,7位志愿者僅用一個晚上就撰寫7篇評論文章;去年9月習總書記訪美前后,“學習大軍”幾天就撰寫評論文章23篇,全方位解讀習總書記行程中的點點滴滴,在網絡上引起強烈反響,文章累計被各網站轉發3000多次。
因為速度快、質量高,全國網民對“學習大軍”的關注呈爆發式增長。
小韋是第一位被網絡上的文章吸引,進而搜索微信公眾號,按圖索驥主動找上門來的志愿者。28歲的他從浙江大學畢業后回到寧德一所學校當老師。“看到‘學習大軍’的文章,發現許多80后、90后積極地思考當代中國的問題。我為什么不能為這偉大的事業盡一點綿薄之力呢?”
小平臺大品牌
“學習大軍”初創時連固定的活動場所都沒有,直至2014年10月,寧德市委、市政府調劑3間活動室供志愿者使用,才解決值班和開例會的場地問題。
條件艱苦,卻成功搶占新媒體的制高點,成為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學習”明星。
2015年2月,由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主辦的求是網刊文《六個“學習”專欄成為網上“明星”》,文中提到:“‘學習大軍’等三個微信公眾號憑借解讀高度與深度,憑借特色、創新,從800多萬賬號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個‘學習’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文章講究精巧,鞭辟入里,被數億人次閱讀。”
為增加容量,更好地在網絡空間傳遞正能量,2015年6月27日,“學習大軍”開通“學習大軍網”,設置“學習大軍”原創,“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國家、地方新聞,綜合學習等四大板塊38個欄目,成為全國首個專門以學習宣傳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為主題的民間網站,近5個月網站月平均瀏覽量達700多萬人次。
2015年9月,在騰訊網100多個自媒體中,“學習大軍”文稿采用量進入前10名;今年全國“兩會”,“學習大軍”應邀加入騰訊新聞“眾媒時代”全國著名的30多個時政賬號聯盟“兩會”專項報道,發表的10多篇評論文章入選騰訊“兩會”專項報道。
截至目前,“學習大軍”發布評論文章950篇、學習故事280篇,共計130多萬字。創作古詩詞、書法作品650首(幅),發布學習用典、學習妙語900篇,發布學習心聲200多篇。其文章關注前沿、高端評論、草根表達、清新文風受到網民的歡迎和認可,在互聯網上刮起一陣陣“學習”勁流。
除線上推廣,“學習大軍”還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宣傳和活動,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在寧德電視臺刊播公益廣告,精心設計制作賀卡發給應屆高中畢業生,向福建省內30萬大學生發放“上大學,好好學習”宣傳折頁;吸收澳門僑胞、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成立“寧德市學習促進會”,會員們自發動員親戚、朋友一起宣傳推廣學習,壯大了志愿者隊伍;在寧德全市中小學生中開展“中國夢”書法、美術、詩歌、故事創作比賽;與共青團福建省委合作,開設“青年學習大軍”專欄發表大學生心得作品;與寧德市委文明辦聯合舉辦“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征文活動,共征集文章近300篇,并從中選取70篇佳作上網發布;與有關部門合作,以“學習大軍”微信和網站為平臺,在全市1600多個文明單位、文明學校中開展創建“學習型文明單位”活動,帶動3000多名干部職工加入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與市委文明辦聯合開展寧德市“美德少年”“身邊好人”“最美志愿者”“最美勞動者”評選活動……
兩年多來,“學習大軍”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打造了網絡文明傳播品牌。中央網信辦精選“學習大軍”102篇文章共計16余萬字,編輯成學習微叢書之一,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學習出版社決定與“學習大軍”長期合作,出版“學習大軍”系列作品集;今年初,“學習大軍”獲評2015年度今日頭條“最具傳播力政務頭條號”稱號,并位居前10之首。
(來源:福建日報 記者 王國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