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有多少電動汽車,又有多大需求量?將來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又將指向哪里?在省發改委日前印發的《福建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中,對此作了解答。專項規劃中還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且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非固定產權停車泊位不應低于總車位的20%。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5底我省共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7055輛,其中寧德468輛。充電設施建設方面,我省首批56座城際快充站正由省電力公司投資建設,布局在沈海、福銀、京臺等高速公路福建境內的28對主要服務區,其中寧德4對。
根據《福建統計年鑒-2015》,2014年我省民用汽車388萬輛(其中民用載客汽車318.06萬輛,其中私人小型汽車275.7萬輛),按照我省占加快發展地區民用汽車比例進行分解測算,預計202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為10萬輛;若考慮電動汽車技術突破、民眾購買意愿強烈,預計可達13萬輛。
那么,在充電設施需求預測上,我市的充電設施建設規模為,公交車充電站3座,出租車充換電設施1座,小型乘用車充電站1~2座,環衛、物流及公安巡邏等專用樁103個,公共分散樁0.02~0.03萬個,私人+企業自用樁0.2~0.3萬個。
根據需求預測結果,按照適度超前原則,到2020年,全省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387~400座,充電樁9~12萬個,以滿足我省10~13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今后,市民購買電動汽車,充電將更便利。我省將加快推動用戶居住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且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非固定產權停車泊位不低于總車位的20%。
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結合停車位建設充電樁。對于無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企業通過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的分時共享機制,開展機械式和立體式停車充電一體化設施建設與改造等方式為用戶充電創造條件。
引導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相關企業參與居民區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鼓勵企業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和直接辦理報裝接電手續,允許企業在不違反相關法規的前提下向用戶按不高于政府指導價收費,建立合理反映各方“責、權、利”的市場化推進機制,切實解決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最后一公里”難題。(記者 吳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