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截至2015年9月,“今日頭條”日活躍用戶超3000萬,總用戶超3億,每日用戶使用總時長超14億分鐘,并且與數千家媒體建立各種形式的合作關系,成為國內最大的獨立資訊客戶端。
讓閩西人引以為豪的是,“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又是一位閩西籍互聯網新銳。他就是從永定走出去的優秀客家青年張一鳴。
圖為張一鳴(資料圖)
同學眼中的“技術型宅男”
1983年4月出生的張一鳴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畢業于南開大學軟件工程學院,是國內互聯網上的連續創業者。
張一鳴的同學盧釗欽告訴記者,他們是永定一中高二、高三(七)班同學,張一鳴學習“很輕松”,為人處世低調,對奢侈品、手表、汽車、煙酒都不愛,支撐他的是自我價值實現,希望有更多的創造體驗、更豐富的人生經歷。印象中他是個“技術型宅男”,但酷愛運動,尤其愛打羽毛球。他于2001年考入南開大學,剛開始學習微電子專業,大二時改讀軟件工程專業。
頭條,讓大家越來越懂你
在“未來中國青年領袖”大型公益演講論壇上,張一鳴曾登臺作了專場演講,主題是“創業的時候,我在想些什么?”。
在談到“今日頭條”的成功秘訣時,張一鳴說:“‘今日頭條’是個性化信息推薦引擎。我們2012年初成立公司,2012年8月推出產品。當時市面上已有很多信息應用。那時新聞APP要么人工訂閱,要么一兩千名編輯編排內容,而我們希望用信息推薦的方式,給每個用戶提供最感興趣的內容,讓它越來越懂你。”
“我們每個人的后臺都有一個興趣圖譜,普通用戶是看不到的。比如我感興趣的明星,我最關心的十家公司……基于這種理念,了解信息、用戶、產品,給用戶推內容,我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他坦言,自己并不是生意人,除做“今日頭條”和之前參與的創業外,自己沒做過生意。
“很多人創業目標是賺到第一桶金,我沒這個概念。創業時是想如何幫助用戶更好地獲取信息,幫助用戶更好地交流。以前說做生意是‘人傻錢多速來’,創業則是新技術新商業模式,這是做生意和創業的區別。”張一鳴說。
年輕,卻被譽為“互聯網連續創業者”
雖然才年過三十,但互聯網創業經歷豐富,被譽為“互聯網連續創業者”。自2005年從南開大學畢業以來,張一鳴曾先后參與和創建酷訊、九九房等,并擔任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委員會主席”等高層領導職務。2012年創立的字節跳動公司是一家技術驅動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公司致力于采用先進的推薦引擎技術,提供基于移動設備的信息分發解決方案,主打產品“今日頭條”目前用戶規模超3億。
2013年,張一鳴入選《福布斯》雜志評選的“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排行榜;2014年,他又獲得《創業家》雜志評選的“年度十大創業家”稱號。
圖為張一鳴(資料圖)
字節跳動的主要產品為“今日頭條”資訊客戶端。“今日頭條”致力幫助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方便快捷地獲取最有價值的信息。基于數據挖掘及推薦引擎技術,“今日頭條”會根據用戶的興趣為其推薦相匹配的內容,這是對傳統信息分發方式的一次巨大顛覆。2012年8月推出后,“今日頭條”迅速獲得市場認可,長期占據蘋果應用商店新聞類榜首。
領先,閱讀向移動設備遷移
隨著大眾用戶的閱讀行為廣泛向移動設備遷移,字節跳動獲得高速發展,在行業內已建立起極高的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在此過程中,字節跳動幫助內容創造者們更方便地進行內容分發,助力各類媒體更好地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
2014年6月,字節跳動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由國際知名風投機構紅杉資本領投、新浪微博跟投。在夯實國內市場的同時,字節跳動也在積極進行國際化部署,目標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先進的移動互聯網信息分發服務,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該公司希望自己創造的產品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像造紙術和印刷術一樣,改變信息傳播。在資訊聚合領域,“今日頭條”的成功有目共睹。市商務局局長鄭志強告訴記者,張一鳴創業的成功,集中體現了閩西客家人那股勇于拼搏、奮發有為、敢為天下先的創業創新精神。(記者 林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