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龍巖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保有量也迅速增加。在市區的路邊、街頭、小區或停車場,常有這樣的一些車輛:車身銹跡斑斑、輪胎已經癟塌、車下積滿垃圾、車上布滿灰塵,由于常年不挪窩,因此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僵尸車”。這些“僵尸車”長期占用公共資源,既影響市容市貌,又存在隱患。
2月3日至5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維護道路交通管理秩序和城市市容環境,推進龍巖市宜居環境建設,龍巖市公安局新羅分局交巡警大隊正在對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內、道路及兩側區域停放的“僵尸車”進行清理。
“僵尸車”霸占路邊的停車位。
現象:誰的“僵尸車”?影響市容又擋道
車輪已經干癟了,車身已是銹跡斑斑,兩個后視鏡也不見了蹤影,后窗玻璃已破碎……就是這樣一部破敗的“僵尸車”,一直停在龍巖城區南環西路邊上,不肯挪窩。
據附近的居民介紹,這輛“僵尸車”已經在這里停了很久,最少也有一年的時間,但一直沒人要,“估計是車主不想要這輛車了,才丟棄在這里,實在是難看,影響城市的形象。”
同樣“賴著”不走的,還有位于東興路邊上的一輛“僵尸車”。由于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車身滿是灰塵,車胎都沒氣了,兩個雨刮上面還堆積著落葉等雜物,卻始終沒有人來開。“這車在這里一停就是一年半載,不見有人來挪走,這里可是人行道啊!怎么可以長期霸占呢?”住在附近的一名大媽說,車主將不用的小車“遺忘”在這,雖然方便了自己,卻霸占了本該屬于市民出行的道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從城區干道、小街巷,再到住宅集中的巷道、人行道,都能看到一些長期置放不動的“僵尸車”,車輛的類型、品牌繁多,這些被人遺棄的“僵尸車”,不僅占據著本屬于市民的車位和公共道路,對市民的正常生活、出行、衛生等方面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影響中心城區市容市貌,已經成為城市的“新型垃圾”。
成因:多方面原因催生“僵尸車”
為何總有車主選擇將車輛棄之不管,任憑其變成“僵尸車”呢?
記者從交警部門獲悉,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88萬輛,其中汽車29.8萬輛,較2013年分別增加4.3萬輛和3.3萬輛,增幅分別為5.1%和12.5%。在各縣(市)區中,龍巖中心城區機動車保有量居第一,為15.9萬輛,其中汽車12.5萬輛,較2013年均增加1萬多輛。
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開始駛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則意味著數量眾多的舊車被淘汰。“每年都有大量的車輛要被淘汰,除了報廢的,或者賣掉的,還有不少車輛成為無人理會的‘僵尸車’。”市區一名二手車商向記者表示,如果去報廢車輛的話,必須先把交通違法處理完,可是有的車主不想掏違章處理費用,或者嫌麻煩,于是就隨便找個地方,把車輛往那一放拉倒。
此外,還有可能是因車輛接近報廢,而維修代價過高,因此車主將車一棄了之;或者車主可能由于失蹤、入獄等原因不能前來;再者可能是失竊的車輛,或犯罪分子作案后遺棄的車輛等原因。
交警部門將“僵尸車”拖走。
措施:清理“僵尸車” 維護城市形象
這些被人拋棄的“僵尸車”長期占據公共資源,不少“僵尸車”甚至成了垃圾箱,嚴重影響了環境衛生和城市的文明形象。對此,我市決定對這些車輛進行清理,維護城市形象。
1月21日,龍巖市公安局新羅分局交巡警大隊對外發布公告,決定對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內、道路及兩側區域“僵尸車”進行清理,并且對外公布舉報電話(0597-2290462),歡迎廣大市民積極提供線索。
交巡警大隊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此大規模的“僵尸車”清理工作,在全新羅區,乃至全龍巖市都是第一次。經過摸底后,他們在中心城區已經發現60多輛“僵尸車”,同時還不斷接到群眾來電舉報。對這些已發現的“僵尸車”正在進行拖運、清理。目前,暫時先將它們拖往拆卸公司,屆時再進行統一處理。
對于已被強制拖移的“僵尸車”,所有人未在規定限期內(3個月內)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依法予以公告,公告3個月后仍無人認領的,將依法予以強制報廢。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起初只是一部一部地拖走,讓車主有個緩沖的時間,如今“僵尸車”的清理力度正在不斷加大。和正常的車輛相比,“僵尸車”往往會缺少或損壞一些部件,導致車輛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拖運的難度會比較大。
此外,除了拖運、清理,交巡警大隊將繼續進行道路排查,盡可能找出隱藏在城市角落中的每一輛“僵尸車”。同時也希望市民參與到清理行動中,發現“僵尸車”及時向交巡警大隊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第二屆中國(武夷山)竹業博覽會開幕2025-05-14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