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1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永定縣,設立龍巖市永定區,傳言已久的消息終于“一只鞋子落地”成為事實。國務院規定,以原永定縣的行政區域為永定區的行政區域,永定區人民政府駐鳳城鎮九一街西路2號。由此,龍巖市只有一個新羅區行政區劃的歷史結束,將迎來“二區五縣(市)”(新羅區、永定區、漳平市、長汀縣、連城縣、上杭縣、武平縣)的新格局。上個月23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作出批示,要求做好有關工作。
永定撤縣設區對龍巖市經濟社會發展有何促進作用,昨日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設區后,隨著龍巖中心城市的不斷擴張,永定在包括城市建設在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將會得到很大改善和提升。圖為永定縣城全景。
國務院為永定區“約法三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根據國務院批復的要求,永定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我省自行解決。
同時,國務院對永定設區工作“約法三章”,即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要求永定嚴格按照國務院“約法三章”的要求,要嚴格執行中央關于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坐擁“兩區” 組建龍頭區域促發展
據介紹,中心城區體量小是長期阻礙龍巖市發展的一大問題,龍巖原轄屬區域包括新羅區、漳平市和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五縣。相關人士認為,按照這種局面,整個龍巖很難形成一個龍頭區域,從而不利于龍巖市的長遠發展。何況,新羅區受制于地域等客觀因素,擴展空間有限。
與中心城市的地緣優勢和自身人口水平、經濟發展程度,這是永定設區的“資本”。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心城區的東肖組團翻過一座山便至永定培豐鎮,而從中心城區至永定高陂鎮或培豐鎮,所需車程僅二三十分鐘。同時,永定區域土地面積近2223平方千米,人口近50萬;區域內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礦產、生態、旅游、人力資源。
因而,永定撤縣設區,對龍巖市來說,更有利于擴大中心城區,突破發展瓶頸。換言之,永定撤縣設區,是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形勢的需要,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的空間。
隨著永定“撤縣設區”,龍巖市市區常住人口將由50萬級提升至100萬級。更可喜的是,永定與新羅區將“抱團”發展,組建成龍巖市的龍頭區域。屆時,龍巖城區不僅坐擁百萬人口,還囊括了發展經濟所需的各種資源,龍巖市的經濟發展將有著更為強勁的動力。
融入市區 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
據介紹,永定縣改區之后,將由一個縣域經濟單位轉化為城區單位,其基礎設施建設將納入整個區域進行通盤考慮,老百姓也將享受到設區所帶來的紅利。而隨著公共服務力度和水平的提高,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提升。
“設區是加快永定發展的一次難得機遇。”對此,永定縣住建局辦公室沈漢和興奮地說。他認為,永定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綠色發展”的關鍵時期,設區后意味著永定已經融入了中心城市范圍。當前,龍巖中心城市正加快發展和建設,永定要主動接受中心城市的輻射,融入中心城市經濟圈,加快永定發展。
永定縣經貿局產業政策股股長陳曉坤說:“撤縣設區對永定的影響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設區后,首先城市的規劃建設起點會更高,標準也將提高,對永定城市建設將更加有利。”他還認為,隨著龍巖中心城市的不斷擴張,區域規劃的進一步到位,以及各項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全市的各產業規劃有可能會更多地往永定布局,從而形成區域共建、產城互動、市場聯動的發展格局,推動永定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永定的產業轉型升級將迎來一個更加明媚的春天,永定區的老百姓生活將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