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個感冒,怎么就要住院?開了四五個檢查項目,兩天就要2000多元。我們有醫保報銷還能承受,老百姓自己花錢看病,怎么負擔得起?”12日,連城縣退休公務員李元健這樣告訴記者。
據李元健介紹,11月2日晚約11點,他突然發燒,燒到39度多,家里人帶他到醫院看病。“本來去連城縣醫院更近的,但我聽別人說益民中醫院不錯,服務態度很好,就決定去中醫院看病。”李元健說,“當時到急診室,醫生檢查后就先讓掛點滴,并要求我住院,我本來不想,但醫生要求了,我也就同意了,然后醫生開了好幾個檢查項目要我第二天做,包括胸部CT、心電圖、彩超等。就一個發燒感冒,做什么CT啊?”
李元健掛瓶到3日凌晨2點多,自己感覺沒什么問題。“3日上午,我說不做那些檢查,直接出院就好了,但是醫生說已經開了單,不做也要交錢,而且我的接診醫生3日休息,沒有他寫的出院小結等資料,我不能辦出院,無奈,我就把幾項檢查都做了。然后到了4日才辦出院,結果一看,住了兩天花了2000多元,我覺得不合理。”
從李元健提供的住院收費票據來看,其住院兩天,花費2033.58元,其中床位費、診察費、檢查費、治療費四項相加不到100元,其余費用中,藥費金額約700元,余下的均為各項檢查的費用。他說:“我后來找了醫務界的朋友問了,他們告訴我,一般感冒,大小便、血常規這三大常規檢查是必須的,其他的項目應該視病情發展再決定是否需要做,怎么到我這,一下就全開出來了?”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連城益民中醫院了解情況,醫院業務副院長楊建梁接受了采訪。
“這個病人當時是深夜接近11點時到我們醫院看病的,當時一檢查,發現其高燒到39.5度,根據這個病征,醫生認為其需要做一下三大常規檢查和生化全套,同時為了盡快確診,加開了胸部CT、腹部和泌尿系統彩超、心電圖,這三項分別是檢查病人是不是因為肺部、腹內肝膽、泌尿系統等器官的炎癥而導致高燒,以及病人有沒有心臟病方面的問題。其實這些檢查都算是診療常規,所以病人在入院頭一兩天的費用是比較高的,因為要進行各項檢查確認病情,真的進入了治療階段,后續的費用是不會那么高的。”楊建梁說。
對于李元健提出的為何不根據病情發展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相應檢查的問題,楊建梁也給出了解釋,“一個疾病的判定不是根據個人的感官就可以判定的,它需要指標數據來作為佐證,就比如說,體溫下降看似好轉,但具體是不是真的好轉了,還需要相應的檢查來確認,所以會安排這些檢查,這也是為了明確病情以及對患者的健康負責。而這些檢查患者也是有權利拒絕的,比如說患者來看病前剛做過體檢,但需要患者簽字確認,要不然,萬一患者因沒做某項檢查而使醫生無法準確把握其身體狀況,導致病情出現變化,醫生是要承擔相應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