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記者來到享有“中國連城白鴨(白鶩鴨)之鄉”的連城縣,在北團鎮下江村原太農業養殖基地內,一群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對連城白鶩鴨贊嘆不已。“最近,前來參觀、洽談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養殖熱情也高了。”基地負責人黃啟鋒告訴記者。
11月1日至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聽取福建省工作匯報,講到“三農”問題時對閩西的特色農產品如數家珍,其中提到了白鶩鴨。此后,連城白鶩鴨更“火”了。“很多人打電話來咨詢,還有的專門開車來購買。”冠泉連城白鴨經銷商童建斌坦言。
連城白鶩鴨曾比大熊貓還要稀少
上世紀80年代,連城白鶩鴨僅存23只,比大熊貓還要稀少。經過持續的種群擴繁、提純復壯、大群選育等,連城白鶩鴨品種才得以保留下來并不斷發展壯大。2000年,連城白鶩鴨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因具滋陰降火、開胃健脾等作用而日漸受到歡迎,特別是近年來連城白鶩鴨“坐上”飛機,上了上海等大都市的餐桌,成為連城的閃亮“名片”。
近年來,連城縣還充分利用連城白鶩鴨被譽為“全國唯一具有藥用和保健功效的鴨種”這一品牌優勢,出臺多項相關優惠政策,并在全省首創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逐步發展集養殖、屠宰、冷鮮鴨、精品蛋、蛋薯復合片、羽毛加工為一體的連城白鶩鴨產業化龍頭項目。去年,該縣出欄連城白鶩鴨300多萬羽,產值超5億元,養殖戶戶均收入達5萬多元。
在宣傳、養殖、營銷上下更大功夫
此次,總書記對連城白鶩鴨的點贊,就像一針“強心劑”,不僅使養殖戶、營銷戶的熱情更高,而且連城縣委、縣政府也隨即提出,要通過宣傳好、養殖好、營銷好,繼續做大做強產業,使連城白鶩鴨走向全世界。
“品牌宣傳做好了,這只鴨才能飛得更高更遠。”連城縣畜牧水產局局長傅志東告訴記者,目前,該縣已啟動在石門湖景區塑造白鶩鴨卡通形象工作,在往福州、廈門的高速公路、國道等醒目位置制作連城白鶩鴨與冠豸山旅游相結合的綜合性大型廣告,以及拍攝主題微電影等。
健康、生態是連城白鶩鴨展翅高飛的核心競爭力,為此,連城還將通過不斷擴大質量安全可追溯范圍、加快推進原種場改造提升擴建工程,確保連城白鶩鴨“綠色屬性”。
在營銷方面,傅志東告訴記者,除利用外出鄉賢擴大市場外,還打算在步行街等商貿繁華地帶開設連城白鶩鴨體驗館,并逐步將這種模式推廣到福州、廈門等城市。此外,為讓游客隨時品嘗到多元化的“舌尖盛宴”,連城縣美食協會也已著手開發更多連城白鶩鴨餐飲產品。
力爭明年連城白鶩鴨產值達8億元以上
目前,連城白鶩鴨養殖戶和營銷戶達成了“抱團發展”共識。據益欣連城白鴨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益椿透露,本月18日,連城縣電子商務協會將正式成立,此外,近一半白鴨養殖專業合作社已達成成立聯社意向。
采訪中,記者還獲悉,此前,總書記曾肯定連城白鶩鴨產業發展。
“總書記在福建省工作期間,至少兩次到連城白鶩鴨原種場和養殖基地調研,肯定連城白鶩鴨特色產業化發展,并提出要將其做大做強。”連城縣畜牧水產局原局長林源功回憶道,正是有了這種肯定,連城白鶩鴨產業步步突圍,龍頭作用愈發凸顯。
此次總書記的再次點贊,更堅定了連城干部群眾發展連城白鶩鴨產業的信心。“我們將力爭明年出欄500萬羽以上,產值達8億元以上。”傅志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