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我市首次本土食品安全市級大抽檢結果,此次抽檢共抽樣326批次,其中合格317批次,不合格9批次,不合格率為2.8%。這次抽檢的項目是由“你建議、我抽檢”活動確定的,即由市民投票選定項目、食藥監局組織抽檢。據悉,市食藥監局已依法啟動對不合格食品所涉企業核查處置程序。
圖為執法人員在抽檢食品
背景:首次組織本土食品安全市級抽檢
為進一步加大對社會關注度高的食品品種抽檢力度,提高公眾參與程度,9月上旬以來,市食藥監局開展了“你建議、我抽檢”活動,首次組織開展本土食品安全監督市級抽檢暨第四季度生產、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抽檢,并在線向社會公開征集優先抽檢食品品種和檢測項目。
經市民踴躍投票,泡鴨爪、牛肉丸、生鮮肉、腐竹、冷藏肉、糕點、生濕面、新鮮蔬菜、新鮮食用菌、水產品、花生、筍干、豆腐干、地瓜干、米粉、蜜餞等15類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品及添加劑使用、重金屬、農藥殘留、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等)、獸藥殘留等5大項目成為本次食品安全大抽檢的重點。
結果:共抽檢食品樣品326批次 9批次不合格
市食品藥品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支隊根據公眾票選結果,嚴格、科學地制定市級抽檢計劃,此次大抽檢全市共抽檢各類食品樣品326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樣品317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2.8%,不合格率最高的是地瓜干。
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為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甜蜜素等)、二氧化硫殘留量、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過氧化值超標等。此外,有部分樣品檢出重金屬污染物。
處理:依法從速開展核查處置 跟蹤監管
對于不合格的產品,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召開專題會議,對照抽檢監測結果,分析不合格問題的原因,并依法從速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下一步,該局將采取相關措施加強監管:一是嚴肅約談食品經營主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及食品安全責任人,督促其強化責任意識,分析查找原因,排查隱患,認真整改,切實落實食品安全責任;二是追根溯源,責令經營者開展自查,嚴格落實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和索證索票制度,規范使用進銷貨“一票通”,做到進銷貨“兩頭清”,立即整改發現的問題。三是跟蹤監管,把不合格食品經營單位列入重點監管單位名單,增加監管頻次,加大監管力度。(記者 曾燕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