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0日訊 “謝謝!謝謝!”昨日上午,冬日暖陽下,永定陳東鄉41歲的盧任紅趔趄著雙腿,挪到家門口,迎著從龍巖趕來的好心人們,淚眼盈眶。好心人的到來,將開啟她實現心愿之旅。
雖然雙手嚴重變形無法平攤開,但盧任紅仍用心做自己喜歡的刺繡
昨天,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盧任紅出發前往龍巖市區,即將完成自己到市區逛一逛的心愿
20多年前,盧任紅從中專畢業后,身體慢慢發生變化,一開始是全身酸痛,后來手腳關節出現嚴重變形。如今,她已不能正常走路,生活無法自理。而父親也癱瘓了10多年,母親已75歲。看著日漸年邁的父母,20多年沒出過家門的她,萌發了一個心愿:到龍巖市區逛一次,再到醫院做檢查,看能否恢復自理能力,不再拖累母親。
20多年不能出門 她靠刺繡打發時間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隨愛心人士來到盧任紅家。因無法爬樓梯,盧任紅就住在一樓客廳里,靠近門邊的地方擺了一張桌子,是她用來刺繡的,上面放著一幅還未完成的作品《金陵十二釵》。
她的雙手,十個手指與手掌呈現彎曲變形,已無法正常活動。刺繡時,只能靠著慣性,將針送到繡布上。“久了,就會痛。”她說,自己喜歡刺繡,“一幅最長要繡一年半,這樣就可以打發時間,不想那么多往事。”她的雙腿關節也是變形的,走路時要彎曲著膝蓋,左腳先抬起,點在地上,再拖起右腳前進,每一步都很吃力。
家人說,17歲以前,盧任紅還好好的,在學校表現也不錯,可以登臺表演,老師還說她是一棵苗子。可不知怎么回事,她漸漸地就“蹲不下去,站不起來,一兩斤重的東西都提不起來”。后來兩三年,盧任紅看過很多醫生,說是“類風濕關節炎”,盡管多方求醫,卻一直沒有見效。起初,家里條件不錯,但為了醫治她的病,花了不少錢。加上10多年前,盧任紅的父親癱瘓了,家里全靠母親一人支撐。從那時開始,盧任紅只在全身疼痛得厲害時,服用一點止痛藥,平時就基本沒有就醫了。
也是那個時候起,她便呆在家中,再也沒有出過門,就這樣過了20多年。
到市區逛一次 好心人幫她實現心愿
昨日上午11點,在龍巖愛心人士蘇先生的帶領下,中鐵十二局集團龍巖項目員工將3000元愛心款,交到盧任紅的手中。看到她穿得單薄,蘇先生還在附近市場買來一件棉衣,給她穿上。穿著新衣服,盧任紅笑得像個孩子,“不錯不錯,看起來漂亮不”?
“女兒和愛心人士結緣,緣于一次女兒的同學會。”盧任紅的媽媽說,一個月前,女兒的同學邀她參加同學會,因為沒法行走,盧任紅婉拒了。此時同學們才知道,她病得這么嚴重。隨后一名同學輾轉找到熱心公益的蘇先生,希望盧任紅能得到幫忙。第二天,蘇先生就到她家中了解情況,知道她多年未出過家門,想到外面看看,便在網上發起求助。同時,蘇先生還計劃義賣盧任紅精心繡制的5幅刺繡,幫她籌集治療款。
愛心人士的到來,讓盧任紅心動了。她說,媽媽已經75歲了,70歲以前,還能背著她上下樓,但有一次,母親膝蓋摔傷,腰也經常痛,再也背不動她了。“父母年紀大了,總有一天要走的,到時候怎么辦,想到這就睡不著。”盧任紅說,“不指望自己的病能好,只要生活能夠自理,就很滿足了。”
昨日下午,在蘇先生和其他義工的帶領下,盧任紅坐著輪椅,乘車到了龍巖。盡管暈車嘔吐,但下車吐完后,盧任紅還是興奮地和大家聊起了天:“樓很高大啊,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今日,義工還將帶盧任紅到龍巖市區蓮花山棧道游玩,幫她圓逛一次市區的心愿,之后將陪她到醫院做檢查。(海都記者 簡偉雄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