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二次裝修,沒想到產生的建筑垃圾沒地方可去。”近日,家住新羅區和平路的李先生反映他裝修遇上的麻煩事。
在龍巖中心城區,有著像李先生一樣困惑的人不在少數。
在中心城區蓮東一小區,居民把裝修垃圾堆放在指定地點,等候統一處理。
12月1日至3日,記者走訪了解到,龍巖市原本規劃了8個建筑垃圾消納場,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這些規劃好的消納場均未能投入使用。那么建筑垃圾以及市民裝修產生的垃圾該往哪里倒,市民對此一臉茫然。
市民困惑:
咨詢了4個部門,也沒給出倒垃圾的地點
李先生裝修的房屋屬于老式的集資建房,小區沒有物業,只有門衛。11月底,李先生把老房內敲下的垃圾堆放在小區附近的一塊空地上,“恰逢小區內有三戶業主都在裝修,堆放的垃圾越來越多。”李先生表示,垃圾堆放在小區內不是長久之計,應該主動清理。
于是,李先生咨詢了門衛、朋友,都表示不清楚。他撥打114,找到了市環保局,對方表示垃圾不屬于他們的職能范圍,應該找環衛處。隨后,李先生打電話給環衛處,對方又表示他們只負責生活垃圾的處理,而建筑垃圾則不歸他們管理。后來,李先生聽從朋友建議,咨詢了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對方建議李先生聯系屬地居委會。李先生的房子在東城街道范圍內,他打電話找到東城街道辦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垃圾亂倒街道會管,但沒辦法提供倒垃圾的場所,也沒有職能提供。”
“找哪個部門,都說他們沒有這項職能,那這些建筑垃圾究竟該往哪處去?“兜兜轉轉耗去一天時間,李先生還是沒找到可以傾倒建筑垃圾的場所。11月30日,李先生無奈地表示,最后他只好自己開車把垃圾偷偷地運到很遠的郊區。“我想知道哪里是合法倒建筑垃圾的場所。”李先生很是納悶。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與李先生有著同樣困惑的市民在中心城區并不鮮見。他們往往糾結于怎么處理這些裝修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因含有重金屬和一些化學物質,如果全部填埋對周邊的土地水源也有一定的污染,但隨意倒在城市角落里,也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并且影響了市容市貌。”市城市管理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執法局立案查處了數百起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的案件。
龍巖市環衛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來,在我市城郊設置的兩個建筑垃圾填埋場都已經趨飽和狀態。一個改為了垃圾焚燒發電廠,還有一個已經飽和了。但現在暫時還沒有一個指定的場所來處理這些建筑垃圾。”
如何處置:
“誰產生,誰負責”和“統一管理,資源利用”
12月1日,記者帶著李先生的疑問來到市建筑廢土處置相關管理部門。
市渣土辦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根據市政府2013年發布的《龍巖市建筑材料運輸及建筑廢土處置管理暫行規定》,中心城區規劃區內的建筑垃圾處置管理是按照“誰產生,誰負責”和“統一管理,資源利用”的原則對建筑廢土進行處置。
其中規定“因房屋裝飾裝修等過程中產生建筑廢土的單位或個人,在實施物業管理的區域,應按物業管理企業指定的地點堆放建筑廢土,由物業管理企業負責建筑廢土的處置,費用由責任單位或個人承擔。未實施物業管理的區域,由產生建筑廢土的單位或個人提出建筑廢土處置申請。無主建筑廢土由所在地(鎮)街道辦提出建筑廢土處置申請。零星建筑廢土逐步推行袋裝轉運。”
“像李先生這種沒有物業的小區,可以個人到市行政中心住建局窗口申請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并委托有運輸資質企業車輛自費運輸垃圾。”該工作人員表示。
據渣土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中心城區已核準9家渣土運輸企業,295輛渣土車,全部納入建筑廢土運輸企業及車輛目錄庫管理。
哪里能倒:
城區規劃的消納場暫時沒有一個投入使用
如果市民獲得了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應該倒哪里呢?市渣土辦給記者的答復是,之前市政府已批準建設并投入使用的曹溪銅鑼坑、東肖銀寶形棄土場由于涉及鐵路、土地等問題,已先后暫停使用。“此前,市政府前后共規劃建設8個建筑垃圾消納場,但由于涉及土地、林業等問題,目前中心城區沒有一家手續完備的棄土場可供消納。”工作人員稱。
對于何時恢復使用,渣土辦工作人員解釋道,全市已多次召開項目推進會,由市政府協調規劃、國土、林業、水利、環保、安監、行政執法等部門,加快棄土場的規劃選址、建設審批等工作。但因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涉及部門多,辦理的政策、條件和程序較復雜,項目建設正在努力推進中。
2日,記者咨詢了相關業內人士,他們建議市場化運作,學習先進城市處理經驗。通過招收建筑垃圾處理公司,對建筑垃圾進行二次回收,不僅可以處理垃圾,資源也可以有效利用。同時,了解各建筑工地渣土的產生量和流向,全面掌握中心城市內項目棄土、取土信息,進行規范管理,將建筑渣土按不同性質進行分類處置,對有基礎回填價值的渣土盡量回填,對符合回收條件的建筑渣土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從而為棄土的綜合利用創造條件。
同時,也有人認為應該盡量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比如開發商在建的時候可以一次性將房子裝修好,這就可以避免二次建筑垃圾的產生。“另外,現在龍巖市已擁有地方立法權,可以考慮通過立法來規范管理建筑垃圾的處置。”相關人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