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出路。
改革與創新如影相隨,密不可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所強調的,“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沒有點火系統,發動機轉不起來;沒有好的點火系統,發動機的優越性能體現不出來。實現向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轉變,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重大變革,涉及整體發展觀念、發展布局、發展方式的變化,離開了相應的體制機制保障就難以順利推進。體制機制的改革能否及時、能否到位,直接影響到科技創新引擎能否全速發動。
回望龍巖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在每一個重要歷史節點,龍巖人都以“干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的勇氣和智慧,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性跨越。但是,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發展差距還很大,家底還很薄,做大總量、加速趕超和轉型升級、優化結構的任務并重。“要不要科學發展,怎么實現科學發展,推動科學發展的新動力在哪里”?這是時代的考問,也是龍巖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答題。
改革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創新往往需要改革來保駕護航。因此,發展前進一步就需要改革前進一步。市委四屆九次全會提出,要發揮改革的先導性和突破性作用,圍繞打造市場、開放、生態、社會“四個環境”,增強改革創新精神,提高改革創新行動能力,吹響了攻改革創新之堅的號角,也再次唱響改革與發展的“雙重奏”。
攻改革創新之堅,要更大限度簡政放權。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淡化行政干預,是優化發展環境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市行政服務中心已通過國家級綜合標準化單位驗收,正著力創建全國第一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單位。接下來,要繼續發揮我市行政服務標準化優勢,探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路子,全面實施“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推行“一表申報”“一口受理”“一站辦通”服務模式,完善“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型服務模式。
攻改革創新之堅,要更大力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牢固樹立市場決定取舍的理念,加大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深入探索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的有效機制,打造寬松、平等的發展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使投資有效益、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
攻改革創新之堅,要更大范圍創新創造。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要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重點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高度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搭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對我市產業進行“補鏈”“強鏈”,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增創“龍巖創造”與“龍巖制造”的雙重優勢。
改革無窮期,創新無止境。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歸根到底,就是要求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甩開膀子、邁開步子”的干勁,敢于直面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以改革的思路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新舉措,以創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各項促進發展的制度,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龍巖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