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燈亮紅,南嶼中心小學新教學樓一層配電箱溫度超過60℃。”
“快去看看怎么回事,盡快排除隱患!”
日前,在位于福建中能建家和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大數據的用電安全”服務系統中心,用電安全技術人員根據預警提示,立刻趕往現場查看情況。經檢查發現,配電箱的電源開關因螺絲松動產生電火花而引發高溫,技術人員當即進行處置。
這是福州高新區“智慧用電”系統高效運行的縮影。2018年起,高新區投入大筆專項資金,在人員密集、火災隱患較大的學校、企業、老舊工業區、文保單位等場所推廣“智慧用電”,先后為轄區208家重點單位安裝建設1310個用電安全隱患數據采集點,實現用電安全事故“零”發生。
從“人防”到“技防”
走進億柔紙業福州有限公司,打開生產廠區、配電室等處的配電箱,一個白色的智能終端格外顯眼。“廠區新老設備均安裝有智能終端。現在廠里一添新設備,第一件事就是申請安裝智能終端。”億柔紙業生產廠長王清說。
通過安裝在配電箱里的智能終端,“智慧用電”系統可24小時監測,能及時發現并提醒管理端和用戶電路中可能引發用電安全的隱患。
億柔紙業是一家生產加工型企業,時常多臺設備同時運轉,電流過載、主線過熱、溫度過高的情況時有發生。王清說,自從使用“智慧用電”系統,肉眼無法直接排查的電氣隱患、實時可能發生的隱患危險等不再成為困擾。
“‘智慧用電’系統,相當于給各單位的電力系統裝上‘實時體檢表’。從‘神經末梢’傳來的小病變能及時的反饋至‘大腦’,‘大腦’能及時判斷、排查、糾正,實現從‘人防’到‘技防’,把風險降到最低。”系統開發商,福建中能建家和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主管謝生說。
近年來,高新區“智慧用電”系統在區內不斷被推廣使用,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安全隱患排查、隱患治理最大化覆蓋。
把功夫下在事前防范上
除了及時發現隱患,“智慧用電”系統還為高新區相關部門提供了數據參考和監管依據。
通過“智慧用電”系統平臺大數據分析,可以梳理出不同行業領域、工作場所、時間節點等相對集中的用電安全隱患。部門可根據數據分析,針對性地組織并督促企事業單位開展隱患自查自改。
“‘智慧用電’系統實現了用電安全的‘物聯網+安全生產’,改善了項目企業用電的本質安全,也提高了企業的用電安全風險意識和節能意識。”高新區應急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進智慧用電系統應用,并計劃借助高新區“智慧大腦”二期系統搭建應急指揮平臺,將用電安全系統并入應急管理數字化平臺,完成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會商指揮等監測信息數據對接共享。(福州日報記者 藍瑜萍 通訊員 廖思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