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扎根”冶山醉心文化研究,十余年擔任公益文化導游,把“冶在福州”的故事說給新老市民聽。妻子在顧好小家的同時,全力支持丈夫開展公益活動。夫妻相守40多年,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家風和睦其樂融融。近日,中山社區陳元春、高雪嬌家庭被評為第十二屆福建省五好家庭。
27日下午,記者在中山社區“冶山斈社工作室”見到陳元春時,他正忙著解答問題。作為中山社區老住戶、冶山斈社負責人,72歲的陳元春從省機關服務中心退休后,十余年來醉心冶山文化研究,造詣頗深。“冶山斈社里有很多專家學者,我們經常一起探討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陳元春說。
前幾日,陳元春與一名游客聊天時得知,冶山周邊可能有棋盤石刻,經過一番搜尋,他在冶山的“九曲池”和“鶴舫”下沿,找到了棋盤石刻。他將這一發現上傳“冶山斈社”微信群,馬上引起了熱議。冶山斈社榮譽顧問馬長冰揭開了棋盤石刻的神秘面紗,它與泰寧縣朱口鎮黃厝古棋一致,而黃厝古棋已入選三明市非遺。這一論證,讓陳元春興奮了好久。
在醉心冶山文化研究的同時,陳元春還熱心社會公益活動,僅去年就在冶山風貌區為游客開展30多場宣導講解。他還走進機關單位、社區、校園開展“文化懷古講堂”“文化冶山大講堂”等活動,帶領大家認識冶城冶山,了解福州歷史。除了分享冶山文化,作為書法愛好者和甲骨文研究專家,陳元春經常在社區義務開辦書法課堂,引導青少年熱愛中華傳統文化。
“只要是他喜歡的,我都全力支持。”陳元春的妻子高雪嬌說,“不論是文化研究還是公益講解,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家事我多擔一些,不能讓他有后顧之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