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樂吳航街道西濱社區西濱花園小區的居民們喜笑顏開。“現在坐在屋里頭,光線好,空氣也流通,簡直像是換了套新房。”居民說。
西濱花園小區居民們的“換新房”一說,緣于小區內種植的120棵大樹。對這些樹,居民又愛又怨,愛它綠蔭如蓋,怨其枝葉過茂。枝椏隨性生長,伸進中低層住戶的家中,影響采光的同時,還帶來不少蚊蟲。
西濱花園小區是老舊小區,因沒經費,無物業、業委會,小區內過茂樹枝、失修花圃、過氣宣傳欄等問題只能一拖再拖。酷暑將至,蚊蟲橫行,居民找到西濱社區。“臺風季就要來了,再不修剪樹枝,怕是有安全隱患。”西濱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鄭用清很是擔憂,但經費不足,怎么辦?西濱社區黨總支部向社區“近鄰黨建”的共建單位長樂區交通運輸局尋求幫助。
很快,西濱花園小區的大小事項都有了解決之道。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社區需求后,當即撥出經費,主動作為,精準對接各方資源,并提供相應技術支持,助力小區改造。
端午一過,修剪樹枝的工人進到小區,3天修剪、2天運輸,底層住戶的陽臺頓時亮堂了起來。
“夏天這么熱,怎么現在來修剪?”面對另一種聲音,西濱社區和共建單位的黨員干部熱心解答,社區退休老黨員王憲璋不僅參與勸解,還主動提供梯子等工具。
小區近1000平方米的花圃黃土裸露、垃圾嵌入,急需清理。此番改造,將鋪上紅色滲水磚,整體提升小區居住環境。
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結合“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西濱社區攜手共建單位,架起社區治理連心橋,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小區宣傳欄的布置和黨群活動室的修補、粉刷,很快將啟動。”鄭用清說起小區即將迎來的新變化,也如居民“換新房”般開心。(記者 藍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