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83歲美國教官故地重游
2006年7月9日,83歲的美國老兵羅伯特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華安中美合作訓練基地,百感交集。華安縣博物館館長林藝謀全程陪同。
1945年,羅伯特在華安班擔任兩棲隊游泳教官半年,60多年后重到華安,還隨身帶著勛章。
當年7月底,回到美國的羅伯特給林藝謀寄來一封信,信中說,“我特別高興的是能夠參觀中美合作社,這個是我在1945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站崗的地方,眾所周知,我們的組織機構(gòu)是由一群美國海軍組成的,美國海軍工作人員直接與中國軍隊在訓練打游擊,目的就是針對日軍侵略福建”。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美合作所”一度成為“美蔣罪行”的代名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逐漸為其正名。華安基地舊址則被定為華安縣縣級文保單位,現(xiàn)在的保護并不算好,下一步計劃申請省級文保。“這是國際反法西斯戰(zhàn)線合作的歷史證物,”林藝謀認為,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是數(shù)量較少又富有特色的重要史跡。
廈門遺跡
胡里山炮臺:山頭鋼炮曾擊沉日艦
廈門是抗戰(zhàn)的一個戰(zhàn)場。據(jù)《廈門市志》記載,1936年8月5日,日本海軍大將高橋三吉率日本海軍聯(lián)合艦隊76艘艦船,官兵2.7萬人,抵廈門海面演習。 1937年9月3日,3艘日本軍艦炮擊廈門前沿炮臺和曾厝垵海軍機場,還出動飛機12架配合轟炸,當時的廈門守軍奮起還擊,擊中敵艦“若竹號”。9月6 日,日軍飛機轟炸中山公園等處。
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軍1000余人分乘30多艘艦艇,在20多架飛機支援下對廈門發(fā)起攻擊。中國守軍徹夜激戰(zhàn),傷亡慘重。當日中午,敵占江頭,11日,日軍進犯將軍祠,發(fā)生巷戰(zhàn)。12日,胡里山炮臺失守。13日,廈門全島淪陷。
如今的胡里山炮臺,最高處有座小山頭,一門鋼炮聳立,正是當年抗戰(zhàn)中擊沉日艦的炮臺。
廈門五通:“萬人坑”遺址如今駐軍
1938年5月10日,日軍在廈門五通登陸后,大肆屠殺村民。鳳頭社是五通碼頭上岸后最近的自然村,當時村里僅有80多人,就有19名村民被殺害。解放初期,人們在鳳頭海灘上發(fā)現(xiàn)“萬人坑”,里面累累白骨,觸目驚心。1997年7月,“萬人坑”遺址建造起了“侵華日軍殺人場遺址”紀念碑。碑身高1.9米,平臺38平方米。平臺兩邊一共10個臺階,一邊5個,整個合在一起,意為1938年5月10日。這里如今是部隊所在地,一部分地面已成灘涂。
2011年年底,廈門抗日死難者紀念雕塑選址燈塔公園,與廈門五通古渡口相連,400米外的地方,就是當年棄置被害廈門軍民尸骨的“萬人坑”。2012年9月3日,燈塔公園又落成一座雕塑,名“永銘在心”。(海都記者:簡偉雄 陳志堅 蘇禹成 楊清竹 陳麗娟 謝向明 戴 敏 許茵茵 張燕紅 彭思思 田 米 通訊員 鐘茂富 編 輯:楊炯 王芳 劉瓊宇 視 覺:方立祺 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