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級糧食儲備庫探索產業鏈協作,與加工企業簽訂包干協議,實行一年一輪換,減少輪換差價,降低財政負擔
讓儲備糧常儲常新
近來,全省各地政策性糧食儲備庫相繼完成糧食輪出。
達到輪換年限的原糧,通過全省糧食電子競價交易平臺找到買家后,便從糧倉出庫,運往各大糧食加工企業。按規定,稻谷的輪換周期大約為3年,小麥則是3至5年。
經過多年儲存,新糧變舊糧,品質難免下降。加上中央和地方儲備糧通常集中輪換,輪出價格自然偏低,出入庫價格發生倒掛。“個別縣市秈稻谷輪換差價每噸高達七八百元。”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長樂直屬庫負責人鄭頌說。
根據《福建省地方儲備糧油管理辦法》,全省地方糧油儲備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糧食風險基金列支并列入預算。居高不下的輪換差價,使財政壓力陡增,且當前全省糧食庫存處于歷史最高水平,讓部分財力困難且儲備任務較重的市縣有壓力。
如何減少輪換差價,減輕財政負擔?“我們在全省大力建設現代化糧倉,積極推廣以‘綜合控溫準低溫儲糧’‘惰性粉防蟲應用’‘充氮氣調儲糧’等為主要內容的綠色儲糧新技術。”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勇說,通過儲糧技術創新,延緩了糧食劣變,穩定了糧食品質,提高了糧食出庫價格。根據國標,秈稻谷的脂肪酸值不超過30mgkoh/100g,即達到宜存品質。而目前,在福建各個省級糧食儲備庫儲存了3年的稻谷,脂肪酸值平均不超過25mgkoh/100g,糧食品質的新鮮度保持較好。
糧食品質提高,出庫價格上來了,但輪換差價依舊懸殊。為此,省儲備公司創新輪換機制,在全省省級糧食儲備庫開展“儲加結合、一年一輪換”試點。
“我們充分發揮骨干糧食加工企業自主經營能力強的優勢,選擇一批有實力的糧食加工企業,與之簽訂協議,實行費用包干輪換。”省儲備糧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加工企業自行采購其加工所需原糧,并收儲于各省級儲備庫內。省儲備糧公司向企業支付原糧采購費用,糧權歸屬省儲備糧公司。一年后,加工企業根據市場行情自行安排輪出。儲備糧公司則按照原入庫價格加上一些費用,將這批原糧定向銷售給加工企業。
為確保風險可控,引入該模式管理的儲備糧所占比重有限,加工企業還要向儲備糧公司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同時,采取“先輪進后付貨款”的原則,并確保糧食輪換架空期在6個月以內。
目前,省儲備糧公司長樂直屬庫與金穗米業、旭禾米業、永利勝面業、順承面業等糧食加工廠簽訂了包干輪換協議,涉及稻谷、小麥等品種。“對于加工企業而言,不需要占用原糧采購資金,減少了庫存成本,節約了資金成本和利息開支;對于儲備企業而言,輪換差價減少,節省了財政支出;同時,更多新鮮優質糧進入市場,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鄭頌說。黃小勇也表示,引入該模式后,省級糧食儲備庫每年可節省輪換費用近千萬元,在減輕省財政負擔的同時,也達到了優化儲備品種,實現常儲常新的目的。
事實上,“儲加結合”僅僅是糧食產業鏈協作的一個環節。“為進一步推進產業鏈協作,我們正依托省內大型糧食儲備庫、物流園區、加工集聚區等資源,發展糧油食品產業集聚區,培育產業集群,發揮產業協同效應。”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說。去年,我省發布《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構建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省儲備糧公司長樂直屬庫所在的福州松下港區,糧食產業集聚效應初顯。中央、省、市、區等都在此建立了糧食儲備庫,糧倉倉儲能力達60多萬噸。福州市面粉公司與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糧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中糧面業(福州)有限公司也落戶于此,投產后可日加工小麥900噸。(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