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3年到2018年,春晚已經走過了35個年頭。35年來,“春晚”已經成為一家人除夕夜團圓在一起,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馮鞏的相聲、李谷一的《難忘今宵》……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春晚”記憶。從今天起,新華網將連續推出“那年春晚,那年的我們”系列報道,一起重溫35年來春晚的經典瞬間,講述春晚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幫你尋找已經淡忘的春晚記憶。今天我們就從1983年首屆春晚開始說起……
1983年,卡片機的照片很好看,Beyond剛剛成立,劉曉慶主演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先后上映,斯琴高娃憑借《駱駝祥子》獲獎無數……1983年2月12日,中央電視臺首屆現場直播形式的春節聯歡晚會成功舉辦。那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年代,卻是如今我們熟悉的藝術家們的青春芳華時,世人常嘆留不住歲月,回首才發現,歲月已經悄然留住這一張張笑臉。
1983年的春晚還沒有專業的主持人,趙忠祥老師當時只是簡短的報個幕。王景愚、劉曉慶、姜昆、馬季組成了最早的一屆春晚“主持天團”。春晚還為他們量身定做了“形象動畫”,姜昆化作瘦高的玉米燈籠,而馬季竟然被畫成了小豬燈籠。
劉曉慶除了是主持擔當,還在舞臺上一展歌喉。去年年末,一部叫《芳華》的電影用了《絨花》當主題曲,穿透人心的歌聲娓娓道來,一唱便是一段銀幕青春。
其實早在幾十年前,這首歌就已經震撼過萬千觀眾的心,作為電影《小花》的主題曲,《絨花》早已唱紅大江南北,1983年春晚,劉曉慶作為《小花》的主演,在春晚舞臺上唱起“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演唱時的那件粉紅色的外套,連同主持時的紅色襯衫,在春晚結束后都成了那一年的流行風向標,“曉慶衫”風靡全國,如果那個年代有電商和自媒體,劉曉慶絕對是最早的帶貨女王啊。
除了劉曉慶,那一年春晚亮相的女演員還有斯琴高娃。1983年,33歲的斯琴高娃剛演完《駱駝祥子》,潑辣大膽的虎妞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姜昆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時候,斯琴高娃露出了小女孩的羞澀情態,雙手不自覺地交叉在身前,低頭淺笑外加吐舌頭。
在1983年春晚上,斯琴高娃給胡松華的一首《草原民歌》伴舞,如一只鴻雁翩然高飛,在胡松華高亢嘹亮的歌聲中,一幅草原的圖景徐徐展開,小小的舞臺在她的腳下仿佛生出碧草如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