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掃黑風暴》因為片頭屢上熱搜。
有攝影師表示,自己拍攝的一段延時攝影素材被用在電視劇《掃黑風暴》片頭中,但其未向劇方授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自己的作品從未售賣過,不知道劇方從何種途徑獲得,已委托律師發出律師函。
對此爭議,9月2日,《掃黑風暴》片頭制作方北京正通億和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發聲明回應,表示片頭被指未授權的素材是公司從VJshi網購買的素材。8月25日,接到原素材權利主張方的質疑及主張后,制作方已與VJshi網聯系,要求其調查素材的權利來源和授權合法性。
隨后,VJshi網發布道歉聲明,表示經核實,供稿人高某某提供了非原創作品,網站已對其賬號進行封禁,并終止合作。目前正與各方積極溝通,會承擔應有責任。
9月3日,《掃黑風暴》官微評論稱,發生此類糾紛,深表遺憾。將盡快和正通億和溝通片頭替換事宜,盡快完成片頭替換,同時保留追究相關責任方法律責任的權利。
公開資料顯示,VJshi網屬于素材共享平臺,在該平臺,設計師可通過出售素材作品獲得利潤,影視及演出公司能通過網站購買作品使用權。
在該事件中,《掃黑風暴》片頭制作方、VJshi網、供稿人,各應承擔怎樣的責任?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娛樂法律師徐曉丹認為,片頭制作方、VJshi網、供稿人均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從責任劃分來看,供稿人的上傳行為是侵權的源頭,責任是比較嚴重的。
至于責任應如何承擔,則要根據各自合同約定進行劃分。如該案訴至法院,上述各主體作為被告,則由法官根據法律規定、各方合同約定以及案件事實、情節等具體情況進行判斷,亦可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分配三方的侵權責任。
被侵權的攝影師該如何維權?徐律師認為,著作權人可以向制片方主張被侵犯了作品的放映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改編權等侵權責任,畢竟作品的使用最終是以電視劇的播放呈現給觀眾的,是以制片方的名義傳播的,對外應當由制片方承擔責任。而制片方承擔了責任后,可以向版權鏈上游的主體根據合同約定繼續追溯因侵權而產生的損害賠償或違約責任。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因此受到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難以計算的,可以參照該權利使用費給予賠償。對故意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給予賠償。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權利使用費難以計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當用戶從第三方平臺購買視頻、圖片素材,出現版權問題時該怎么辦?
徐律師建議,首先,在簽訂版權合同時,應當注意該素材的版權鏈是否完整,平臺方是否有著作權人的合法授權,或由平臺方出具保證或承諾。合同中應約定相應的違約金或侵權賠償條款,督促平臺方對所授權或轉讓的版權盡到合法合規的審查義務,最大程度地避免或降低因繼受作品出現侵權事件導致購買方承擔侵權責任。
其次,若出現了版權問題,應依據雙方合同的約定向平臺方主張權利。(記者 袁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