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語29日黃金場次《后來的我們》預售對比
那么面對退票情況影院方面真的做不了什么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詢問了受訪的北京、杭州、大連、唐山幾家熱門地域的影院經理,他們的回應基本相同:“因為不是現場購票,而是走的第三方平臺,所以影院完全束手無策。現在的電影售票平臺已經參與到了電影的投資發行階段,比如這一次貓眼就是《后來的我們》出品方之一,如果此事真是貓眼從中參與,那它在電影打分和想看人數上都會誤導消費者,這本身就是一種市場舞弊行為。”
貓眼也是《后來的我們》出品方之一
就在大家紛紛懷疑貓眼是本次事件“幕后黑手”的時候,貓眼影片發行方貓眼電影于29日凌晨作出聲明,表示截至28日,貓眼平臺疑似惡意刷票并退票數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占當日總票房2.8億的4.6%。并指出惡意刷票訂單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目前,他們已將相關數據、證據提交主管部門并將協同作進一步的詳細調查,同時平臺將關閉退票功能。聲明如下:
貓眼29日凌晨發布的聲明
針對此事,我們采訪了業內資深人士——從事10年影院一線管理的陳君偉,他引用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一句名言:“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他表示,“電影藝術現在愈加產品化,既然作為產品,背后肯定有資本在運作。影院作為電影產品終端,會按照市場行為去為電影安排排片。10年前,膠片時代,排片基本就是以上座率來決定,上的好就加場次。那時候還沒有第三方,也沒有各個發行公司落地到影院,但現在有了第三方,會慢慢干涉到影片的排片,甚至觀眾購票的金額。”
陳君偉給們舉了個例子,“比如某部影片的排片占比達到一定比例,就可能出現9.9特惠,達不到就得是30多塊,對于有競爭對手的影院來說,這個很殘忍,但又沒法不去配合。而現在像貓眼這樣的平臺不僅是電商,還參與到了影片的發行當中,這是一種對于影院排片的‘綁架’!貓眼官方說昨天退票39萬張,票房1300萬,這些數據看起來很小,但是我個人感覺這些數據引發的排片產生的票房可以達到數億元。”
據悉,目前部分影院已經緊急關閉了票務平臺退票功能,其中一些影城還出臺規定限制每個場次的退票張數,但受訪的幾位影城工作人員表示意義不大,他們紛紛感慨現在的電影市場不復以前,一家影院可以關閉第三方,但如果所有影院共同關閉第三方也并不可行,甚至一位有人發出了這樣的預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在都是影院聯網的,下一次可能晉升為黑客行動也未可知!”
鳳凰網娛樂針對此事試圖聯系《后來的我們》片方和營銷方的工作人員,截止到發稿前尚未獲得任何回應,官方除貓眼外也未作出任何聲明,我們將繼續關注此事動向,并借用一段在院線交流群里看似打趣,實則包含了大家對健康電影市場期望的小幽默來結束本文:
“后來的我們”票房后續如何變化我們無從知曉,但是這次的“幕后玩家”一定要找出來!否則電影行業里那些真正的“戰神紀”只能活在“低壓槽”里,永遠開不出“黃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