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G牌照發放半年以來,我國4G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500萬,這和4G上網速度快是分不開的。像有電信運營商就宣稱說,4G網速可以達到每秒100兆,那么這個上網速率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呢?新聞頻道和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監測分析中心近日在國內多個城市進行了獨家的4G速度測試,結果顯示,4G速率很難達到每秒百兆。
“16公里每秒,人類飛行器最高速,還是不夠快,更快的4G時代現已到來,中國移動(微博)正式推出4G服務,網速可達每秒百兆。”這是中國移動在廣播中所做的4G廣告。而在很多廣告牌上,中國移動的4G廣告是這樣寫的,國際主流技術,4G網速可達每秒百兆。那么情況真是這樣嗎?記者找到了工信部電信研究院互聯網監測分析中心的工作人員為我們進行4G測速,使用的軟件是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開發的,基于移動終端的寬帶速度測試軟件。
工程師分別選擇了北京市中心、三環和五環三個地點進行了測試。首先在市中心的一個辦公室窗戶附近所做的測試顯示,反映用戶實際使用情況的平均速率為每秒27.52,不到移動宣稱速度的三分之一。隨后工程師到了屋子里離窗戶較遠的地方,4G速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降,達到了每秒11.12兆。
離開辦公室,工程師來到了離城市中心稍微遠一些的西三環附近,在這里,4G速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降,平均速率只有每秒1.79兆,也就是說不到宣稱速率的五十分之一。隨后工程師來到離市中心更遠的西五環,這里的平均速率為每秒22.28兆。
此后,工程師還在國內的多個城市進行了測試,均沒能達到中國移動宣稱的每秒百兆速率。記者同時還測試了中國電信(微博)和中國聯通(微博)的4G信號,發現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的4G速率差不多,中國聯通要慢一些。不過,這兩家運營商的4G信號覆蓋明顯不如中國移動,在不少地方都找不到4G網絡。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去年年底發放的4G牌照是采用TD-LTE技術的,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來說,另外一種4G技術FDD-lte技術對它們更適合。
“每秒百兆”是峰值速率
那么,為什么每秒百兆的宣傳,在實際情況中用戶卻體會不到呢?記者也聯系了三家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沒有接受采訪。而中國移動給記者發來了一份書面說明,稱“每秒百兆“是峰值速率,并不是給用戶提供速率的承諾。
中國移動稱,在其2013年4G規模試驗期間,曾測得一個用戶使用時的峰值速率為每秒112兆,這表明移動的系統和終端可以滿足每秒百兆的設計能力要求。不過4G上網網絡的實際體驗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用戶在商用網絡中很難實際測到峰值速率。這是一個普適性規律,無論是任何網絡制式都是如此。
移動通信系統定義的峰值速率,是體現系統端到手機端能力,并不是對于給定用戶提供速率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