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顯卡市場膠著最激烈的就是1000~2000元級別,NVIDIA、AMD兩家各自以GTX 1060和RX 480為領頭,通過一系列的精湛刀法,衍生出多個型號捉對廝殺。
其中,1060 6G和480 8G分別代表了各自中端的旗艦。以公版對公版的角度,480 8G會稍弱于1060 6G。
為了更好的壓制對手,AMD現在又推出了RX 500系列,基于RX 400系列升級而來,其中升級最大的應該是RX 560,相比RX 460改用了完整規格的核心,性能提升比較明顯。其他幾個型號,主要是改進工藝和提升頻率。
今天就帶來RX 580的解禁評測。
顯卡包裝與附件:
這次用到的產品是迪蘭RX 580惡魔版,采用的是彩印紙盒包裝。
內部采用牛皮紙包裝,可以看到這次的卡明顯短了一些。
附件就很精簡了,光盤、說明書、惡魔身份卡片。
顯卡外觀圖賞:簡單來看一下顯卡的整體外觀。
經歷了一段時間三風扇的瘋狂之后,顯卡廠商也開始回歸理性,做雙風扇的方案。
顯卡的長度在24厘米左右,對機箱來說友好了很多。
顯卡的顯示接口為3*DP,1*DVI-D,1*HDMI。顯卡厚度為2.5槽,會比一般的雙槽卡更厚一些。
顯卡背面帶一張鋁制背板。
顯卡螺絲上有貼紙,避免用戶自行拆顯卡。
背板上的絲印有標示顯卡開關的用途,靠近PCI擋板處的是雙BIOS的切換開關,SILENT檔和OC檔的核心頻率分別為1411和1439。我測試時采用的是SILENT檔。
靠近外接供電一側的是顯卡上LED燈的開關。
顯卡拆解圖賞:
接下來對顯卡進行拆解來看一下散熱器的方案。
顯卡散熱器采用無熱管設計,三根10mm+一根8mm+一根6mm。規格上還是比較嚇人的。
從這張圖就可以看到,散熱器底座是兩片裝的設計,核心與顯存部分的底座分開,減少核心溫度對顯存的影響。
底座與鰭片采用焊接處理,盡可能提高效率。
不僅顯存,核心供電的PWM芯片也貼上了導熱墊,提升散熱效果。
核心供電部分也有單獨的底座連接散熱鰭片。
熱管與鰭片采用回流焊處理,整個散熱器的做工還是很不錯的。
散熱器本體厚度已經達到雙槽的程度,整個散熱面積會明顯大于雙槽卡。
顯卡頂部的信仰燈是通過連接線供電,從這張圖手上就可以發現,導風罩的黑色部分是金屬,而紅色部分為塑料材質。
顯卡風扇位4PIN接口,支持PWM調速。風扇是POWER LOGIC生產,這家算是使用相當廣泛的顯卡散熱器供應商。
顯卡PCB圖賞:
最后來看一下顯卡的PCB方案,然后就進入測試環節。
顯卡的外接供電為6+8PIN,相對于這個定位的顯卡來說算是比較兇狠的規格。
RX 580的核心基于改良后的Polaris 20,核心面積不算很大,小于一個1毛錢的硬幣。
顯存為三星的DDR5,合計8顆,組成8G 256BIT的規格。
核心供電為六相,供電方案由IR提供,PWM控制芯片為IR3567B;供電輸入電容為6顆萬裕固態電容,容值為270微法,耐壓值為16V;供電MOS芯片為DrMOS,可以確定是IR的MOS但是因為導熱墊的關系,型號看不清了;電感為六顆R22封閉電感;輸出電容為7顆固態電容,容值為820微法,耐壓值為2.5V。
顯存供電位于顯卡外接供電一側,為一相供電。PWM控制芯片為APW8722A;供電輸入電容為1顆固態電容,容值為270微法,耐壓值為16V;供電MOS芯片為一上兩下,上橋是安森美的4C10N,下橋是安森美的4C05N;電感為一顆L1R0封閉電感;輸出電容為2顆萬裕固態電容,容值為820微法,耐壓值為2.5V。
PLL供電緊貼核心供電,為一相供電。供電輸入電容為6顆萬裕固態電容,容值為270微法,耐壓值為16V;供電MOS芯片為一上一下,上橋是安森美的4C10N,下橋MOS型號看不清楚;電感為六顆R22封閉電感;輸出電容為7顆固態電容,容值為820微法,耐壓值為2.5V。
顯卡插槽一側也可以看到PCI-E取電的電路,理論上可以提供75W的供電。
最后看一下視頻接口的低通部分,現在視頻接口都實現全數字化,低通部分基本已經沒有什么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