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吉 北京博約投資有限公司 董事長
意大利頂級的十個牌子,我有六七個吧,Promemoria,B&B,Baxter,Poltrona Frau,FLEXFORM,MAXMALTO等。我最喜歡MAXMALTO,有明式家具氣度和韻味。
真正成為名牌的家具首先還是功能和質量好,每個接縫收邊、每個五金配件都做到最好,無懈可擊。這是家具的本分。其次是用材料的質感和色彩、結構和細節來表達對生活和文化的特有感觸。
“好東西會說話”,是仿造的還是原裝的,拉開抽屜,每一個細節都會告訴你真相。我對家具十分在意和挑剔,有時會想為了鐘愛的家具應該換個什么房子。好家具就像好女人,你會產生感情的。除非要更換生活,否則我不會更換家具。
家具要用好的,因為“她”和你在一起的時間太長。圖省錢是買家具時最容易犯的錯。還有一個經常遇到的誤區,你是為了擁有名牌而去選擇家具,還是為了選好家具而去關注名牌?我那客廳書房一看就是老男人的。
黑、灰、褐,橡木、真皮、絲絨,簡約的厚重。但是有一把橘黃色的Flexform 皮椅,縫得非常漂亮,獨立在一個角落。總得有點光明來破一破低調奢華的沉悶。
卓凡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當代藝術家
我從三年前,2008 年開始買進口家具。我可以從舒適,從坐、臥、躺、倚等各種感受,來感受家具。我覺得特別的感受其實是觸感,可以把它形容成觸摸女人的皮膚,那一瞬間的驚艷。
我喜歡羅奇堡(Roche-Bobois),我喜歡法國式的傲慢和高貴。時光!設計把時光凝固在家居里,從它身上,體會的時光流淌過的尊貴和奢華。我喜歡結構明晰的家具設計,特別是建筑師做的家具,如柯布西耶的作品。
椅子是我最喜歡的家具,它是托著我思考的地方。購買家具時,首先我要靠摸。當然也看品牌的評價口碑,但我更多相信我作為藝術家的感受,直接上手。我一般去專賣店選家具,其實,選擇也是一種享受。
趙胤胤 鋼琴家
注重家具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我們的文化斷掉了,所以盲目地追求西方那些歐式的,鑲金的家具。其實歐洲人現在自己都不做那些家具了。我覺得當下的人總要有當下的審美。
以前買進口家具沒有渠道,只能去米蘭家具展訂,再從香港運進內地。現在好多了,有很多代理商,比如北京的家天地,代理MAXALTO 品牌的家具,我認為它就是家具行業里的Gorge Armani。
我喜歡Kartell,它是聚酯材料造的,廢物利用,防水。經常和Kartell合作的設計師Philippe Starck 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一個專門做跨界設計的鬼才。我也很喜歡B&B,特別是這套沙發。它采用的都是曲線,沒有直線,特別流暢。就像流動的音樂。買進口家具,我還是相信我的眼睛。
楊泓 The Grand Summit 官舍會所 創始人
我太太劉孜代理過Kartell,于是我們有機會去意大利參觀世界上領先的設計、研發、生產的整個環節。當你看到背后的東西之后,你就會覺得它值那個價格。我不認為在中國做的家具就不值錢,但要注明產地,不要誤導消費者。
米蘭家具展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不適合,它面對的是設計師和集團用戶。現在中國很多雜志都能看到進口品牌信息,這已經是通暢渠道了。越來越多的人明白能夠傳承的東西不是衣服是家具,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設計現在看來也不過時。
我和太太支持一個觀點,:家具是要收集的。家具不僅僅是功能性的,也是情感性的。我們曾為一把椅子吵得一塌糊涂,結果還是買回來,看見它時,就能記起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有故事的東西才能傳承下去。
俸正杰 當代藝術家
我從九十年代開始買進口宜家。后來購買了各種進口品牌的家具。我喜歡設計大師的作品,但首先必須在視覺上能夠打動我,使用時也能感覺到設計和功能的巧妙結合。
我特別喜歡的牌子有Kartell、Established & SONS、Cappellini、MOROSO 等,他們的設計簡潔、有趣又實用。我對菲力普 斯達克的設計情有獨鐘。我的家具里,我最喜歡Established & SONS 的一個條柜。
購買時如何分辨真假的確很難,直覺很重要,當然可能的話要去值得信任的店里去買。自己也要認識品牌,還要去真正的專賣店,最近幾年的家具基本都是在三里屯北街的跨界中心買的。
毛栗子 畫家
從九幾年以前就開始買了,最開始是在中糧、豐聯,有的朋友不認識,我還帶他們去。現在更多去居然,因為離我家比較近了,那些品牌也都有。這些家具越用越喜歡,要說最喜歡的,就是Ligne Roset 的沙發,很簡潔,很現代,我喜歡現代設計的家具。
客廳的落地燈,我也非常喜歡,就是那款有名的釣魚燈,買了好幾年了,看著還是不過時。我不建議大家用歐式古典風格,尤其像前幾天曝光的牌子那種,一買一整套的。
現在設計風格家具也不能買一整套,你要真正的去花時間挑,比如我的沙發旁邊,擺了個錢柜做邊桌,清代的,另外餐桌也是古董,餐椅就是現代的,很協調。淘家具是我的樂趣!
Christiano Mastro 蘭博基尼汽車亞太公司總經理
09 年我來中國就開始在中國買進口家具,我的家具50%從意大利運過來,另50%在北京買。品牌信息都是從意大利得知,一般會去了解的商店購買,有時候也到處轉轉,看一些有風格的傳統家具。
我喜歡Flos、Kartell、Natuzzi,最喜歡的設計師是Antonio Citterio,我買過Starck,Achille Castiglioni的家具,最喜歡的還是flos 的燈。我認為,與其將很多品牌的東西擺放在一起來炫耀數量,不如置辦少量的有品位的家具以示質量。
在中國沒有那么多國際品牌,可能是山寨太厲害了。而且進口家具加上運費和關稅,價格會比在歐洲的價格高三倍以上,有點離譜,讓人們在購買家具時非常猶豫。我曾試圖找幾件我特別喜愛的家具,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從意大利運過來又很麻煩。
你看我的家,會看到一些中國傳統家具,相對于設計品牌會便宜些。買東西不可能總走兩個極端:買最貴的東西來炫富,或因為非常便宜而買,而要在兩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像不同價格的衣服可以混搭出很好的效果,家具也這樣的。
我不經常換家具,翻新房子時,也只會換一部分。舊家具會放到家里另外的一些地方去,我還不是很老吧?我會靠觸摸、觀察挑選家具。有些情況下,只通過觸摸就能感覺到假家具的做工很差,設計獨特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仿制得以假亂真。
對于家具來說,設計獨特的,使用了獨特材料的,會很容易辨別真偽。買家具時,設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看材料。我最喜歡大理石材質,還有就是有機玻璃的和做工精良的塑料制品。
稿件來源:《時尚先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