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是什么意思?90后佛系憂傷是什么梗?
90后佛系憂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近日,一篇名為《第一批90后已經出家了》突然火爆朋友圈,文章中盤點了佛系朋友圈、佛系打車、佛系戀愛、佛系員工等一系列90后中一部分人的生活習慣,并統一起了一個新名詞:“佛系”。
90后“佛系”,但不會“喪”,那只是一種平和的生活態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我們心中也有自己的青春和激情。
今天,你佛系了么?你的佛系又是什么?
佛系是什么意思?
所謂佛系的行為,盤點一下,就是:
在朋友圈,與其發些陰陽怪氣的吐槽,不如隨手給出愛的鼓勵。
乘車時,司機很惶恐:能不能給我打個五星啊?后面的評價能選一下嗎?我都說:行,沒事,好。
工作時,不悲不喜挺好,上個班不要搞得死去活來。
諸如此類。
可是,以上這些行為,真的算“佛系”嗎?當這篇文章打著“佛系”的旗號出來時,似乎為自認為是佛系的90后集體高潮。仔細想想,這無非是為自己的懶惰和逃避找了一個非合理的借口,并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后歸于無解。
佛系的定義是什么?
文章中給佛系的定義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其實,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看開,而是沒有真正涉及自己的實際利益,才會“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如果本月工資莫名給你少開了3000,如果工作莫名的讓你背鍋,如果朋友圈莫名的黑了你…我想,沒有幾個能再說出: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你還說你是“佛系”嗎?
無非都是因為你的懶惰和逃避,然后給自己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叫“緣分”。
你見過真正學佛的人嗎?他們純食素、從來不睡大頭覺、過午不食、作息十分規律。更有修行者成夜“行般舟”,這都需要的是堅持不懈的毅力,時時刻刻的精進,當然不是一天兩天的心血來潮,而是他們一世的修行。
其實,很多自己懶惰和逃避的行為,也是對這個社會規則的不尊重。
你打車,給所有人都五星好評,其實這并不是所謂的善良或者佛系。對所有人都一樣,反而是最大的不公平,尤其是對優秀者和規則遵守者的不公平。
無可無不可“佛系”語刷屏網絡:
有一次我打車,司機遲到且態度惡劣,嚴重耽誤我的行程。猶豫了一段時間,我決定還是投訴了他,這與善良沒有關系,而是對其他人的公平。投訴的時候我已經不生氣,只是覺得在這個社會,在你的工作崗位上,我們都有自己的規則。
又有一次跟一個大學老師探討學生的期末成績,是應該大家都差不多,還是該給經常上課、學習認真的更高的分數,我們的結論是后者。但顯然,現在很多大學,老師為了不得罪學生,覺得本身也無所謂,就都打的分數差不多。這無形中就是對優秀學生的傷害和不尊重,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自己所做事的后果。
所以我認為,把所有模棱兩可,自己恍惚其詞、懶惰逃避的行為當成佛系,是一種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