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眾石化網分析師丁旭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山東與天津最新提出車用乙醇汽油推廣計劃,或許與京津冀及周邊治理大氣污染有直接關系。乙醇汽油的優點之一便是比傳統汽油更環保清潔。另外也是考慮到就近地區有河南天冠、安徽豐原、山東龍力和在建的天津天冠幾家燃料乙醇生產企業,原料供應較有保證。
“在京津冀及周邊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范圍內,河南省早已經全省封閉推廣乙醇汽油。河北省石家莊、邯鄲、邢臺、保定、滄州、衡水6個地市也是使用乙醇汽油。”金聯創分析師徐鵬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來看,北京市及山西省尚未發布乙醇汽油的推廣政策。在國家政策的要求之下,后期京津冀及周邊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相關政策也將積極推進,宣告乙醇汽油時代真的來了。
乙醇汽油尚存供應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乙醇汽油推廣方案如期實施,對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零售終端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壓力。
山東及天津都在《方案》中預計,到2020年兩地汽油消費量約有1300萬噸/年,需要燃料乙醇130萬噸,已經占了當前我國燃料乙醇產量的50%。
丁旭表示,要在2020年全國推廣乙醇汽油,尚存在800余萬噸/年的缺口,擴建燃料乙醇產能必不可少,同時進口政策也可能有所變化,比如降低燃料乙醇的進口關稅,貿易企業或許也能從中抓住機會。
東方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也稱,我國燃料乙醇市場空間巨大。能源局“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燃料乙醇產量 400 萬噸,較目前增長 54%;而長期看以汽油10%添加比例測算,相比當前有近940萬噸的乙醇需求缺口。
與此同時,對于生產企業來說,目前絕大多數山東地煉尚未拿到乙醇汽油調和資質,即無法進行乙醇汽油的生產和銷售,至少在2018年4月份之前無法完成相應的布局安排,屆時若監察力度較大,山東地煉可能暫時流失在這些推廣城市的市場份額。
“但地煉企業乙醇汽油調和資質也會隨著推廣要求加快下發,9月至今,至少已有2家地煉最新取得了此項資質。乙醇汽油的相關設施,如調和裝置、配送調度設施、加油站儲罐等也需做出相應的改造,以適應乙醇汽油儲運儲存周期短、易變質等特殊要求。這一方面雖操作相對簡易,但要在大范圍內全面推行需要時間。”丁旭還指出,車用燃油領域的大變革將至,已試點推行十余年的乙醇汽油,這次能否能真正的有所突破,尚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