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一份高田氣囊涉及品牌的車型名單。
從表中看,有32個品牌受牽連,除了水星、土星、Scion三個是僅在北美本土銷售的品牌,剩下29個都是較常見的“國際名牌”,差不多占國際主流品牌汽車半數以上,而且這還不是全部。
▲NHTSA公布在美售賣的涉事民用車型列表,由于有部分車型以進口身份引入國內,所以請您查詢車架號看是否屬于召回范圍內。
從表中我們看到,國內銷量排名前十的主流豪華品牌中,只有兩個沒有涉及——沃爾沃和保時捷。
這兩個品牌都用瑞典的奧托立夫氣囊,這也是全球最大的氣囊供應商,而高田排在第二。當然,你會說沃爾沃是瑞典品牌,用本國的供應商很正常啊,但是——為什么薩博不用?
從一方面來說,可能因為沃爾沃對安全這塊要求更嚴格,其實,高田的“問題”氣囊在2000年左右就出現,美國曾有消費者向NHTSA投訴,但沒有引起公眾注意。也許沃爾沃早就知道了這個情況?現在沒有證據證實。但縱使知道,廠商也不大會在公眾揭其他供應商的短,對吧?
在平民品牌中,韓系車的現代起亞,和法系三強標致、雪鐵龍、雷諾,都不在列表里。
韓系的現代起亞主要由韓國本土的摩比斯(Mobis)供應,后者成立于1977年,是排名世界前八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此外,現代汽車的部分車型也會用奧托立夫的氣囊。
而法系三強不在列表,并非指它們不用高田的氣囊,而是法系車在美國沒有銷路。關于標致、雪鐵龍的氣囊供應商,多為天合、奧托立夫、錦恒。而雷諾用高田氣囊的幾率較大,因為它和日產是聯盟關系,車型平臺和供應商的共享度很高。
如今,高田“氣囊門”在美國牽涉到3400萬輛,而且目前調查還在進行,預計召回至少要持續到2019年。
高田株式會社(Takata)最早成立于1933年,并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致力于汽車安全系統的研發。今天的高田已經從早期的生產安全帶,發展至生產三點式安全帶、方向盤,研發雙囊袋氣囊、氣囊氣體發生器、兒童安全座椅等多種汽車安全系統。
這位老牌日本供應商跟諸多車企都有合作,比如豐田、日產、三菱、馬自達、福特、通用、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等品牌。其中,本田是高田最大的客戶,兩者合作關系超過25年,并且本田還持有高田公司1.2%的股份。
1何為“高田氣囊門”?
雖然這個熱點發酵了很久,但已經有一段時間“冷卻”了,也許你只記得氣囊出現問題,但卻忘了始末,我們不妨再來回顧一下:
“高田氣囊門”指高田的氣囊在展開時會彈出碎片傷害乘客。原因是它使用了成本低廉的硝酸銨做推進劑(其他友商用硝酸胍),而硝酸銨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濕和結塊的特點,所以當氣體發生器長期暴露在高濕度環境中時,內部使用的硝酸銨推進劑就被破壞。而當氣囊彈出展開時,破壞的零部件(劃傷人的碎片)會連同氣囊一起炸出。
2009年5月16日,一名18歲美國女孩埃希利帕海姆在開車接弟弟放學的途中發生車禍,主駕駛安全氣囊展開后,里面彈出一枚金屬片劃破她的頸動脈,造成大量失血而死亡,而她駕駛的本田思域正配備高田公司生產的安全氣囊。
隨后,類似事故不斷發生,引起了美國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4年10月20日,NHTSA宣布,由于高田氣囊可能存在缺陷,將對474萬輛汽車展開調查。
后來,事件進展出乎人們的預料,并一發不可收拾,多家車企的車型都配備這種安全氣囊,光是在美國就有3400萬輛車需要召回,而在全球范圍內估計會超過5000萬輛,“高田氣囊事件”被稱為汽車史上最大的召回案。
NHTSA因高田在美國生產和銷售存在缺陷的安全氣囊,違反了美國《機動車安全法》,所以對高田處以2億美元罰款,這是NHTSA歷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民事罰款。其中7000萬美元以現金方式支付。
盡管高田CEO高田重久于2015年公開道歉,但依然挽救不回什么。因為召回事件影響重大,高田不光失去了客戶,股價還不斷下跌,公司連年虧損。
據高田發布的2016財年前三財季的數據顯示,2016年4月~12月,高田公司虧損額達到67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7億元),與2015年同期25億日元的盈利形成鮮明對比。
車聚小結
“高田氣囊門”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關注,是因為一家業界如此知名的日本企業,卻犯了不應該的錯誤,有悖于我們對日本“匠人精神”和誠信的認知。自從這場事故發生后,再加上“神戶鋼鐵門”、斯巴魯采用無資質質檢人員、東麗HC篡改產品強度數據等接二連三的事件發生,“日本制造”逐漸走下神壇。
“誠信”是一個人乃至一家企業的立足之本,失去它,縱使是歷史悠久、口碑優秀的企業,也會頃刻崩塌。高田“氣囊門”的教訓,足以給其他企業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