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主任,你能不能幫我看看,這些東西的品質怎么樣?我能不能吃?該怎么吃啊?”
昨天,一位老太太坐著輪椅來到浙江醫院中藥房主任萬曉青主任中藥師的門診。她懷里抱著三個長長的盒子,輪椅把手上還掛著一個袋子,她說這些都是親友送的滋補品。
打開其中一個漂亮的滋補品專用手提袋,剝開氣泡塑料保護層,拿出精致的木盒,只見上面寫著“百草之王野山參”。打開后發現,覆蓋著中國東北某檢驗測試中心封條和檢驗證書的是一支年份都不達標的生曬參,但被商家很仔細地用紅絲線裝訂在紫紅色金絲絨底板上。萬曉青告訴老奶奶,這只是普通的園參,盡管包裝精美,但是其實品質并不高,真實價格也比較低廉。
萬曉青介紹,人參被新列為藥食同源的中藥材,藥品和食品的標準及要求有所區別。通常說的野山參包括純貨野山參和林下山參(即籽貨或籽海),純野山參量少價高。市面上基本為林下山參,如果經正規藥檢機構檢驗為二等參以上,那還是屬于品質可靠、上檔次的滋補品。
萬曉青還表示,天冷了,人參開始熱銷。但如何購買,學問很多。人參幾乎是滋補類中藥材里品種分類、質量檔次最復雜的東西,外行很難分辨,也就很難把握品質與價格的相符性。貴重滋補品等級品質的評定還是比較復雜的,不要被包裝迷惑,多咨詢內行人士或食品藥品檢驗機構,并且到可靠的地方購買,避免花高價買下盛裝下的低劣之品,做冤大頭。(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希均 通訊員 張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