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小區遛娃,還是帶包子們出行,我發現孩子們手中出鏡率最高的零食就是乳酸菌飲品了。
“數百億活性菌”“促進消化,調節腸道”這些大寫加粗的廣告語,特別對媽媽們的胃口。再加上“0脂肪”“飯后一瓶,一身輕松”,就連在瘦身的妞都對它愛不釋手。
但是,這些乳酸菌飲料真的對身體有好處嗎?還是來次評測搞清楚吧~
我搜集了超市賣得最好的10款乳酸菌飲品:養樂多(原味+低糖)、味全(原味+減糖)、蒙牛優益C、伊利每益添、君樂寶每日活菌、伊利暢意100%、喜樂、明治優漾。
數百億活性菌?其實到達腸道的很少
乳酸菌飲品最誘人的就是它的“乳酸菌”含量,包裝上動輒300億,600億,這么多益生菌喝下去,感覺特別厲害,怎么能不動心?
且慢!先看看你買到的是“活菌型”還是“殺菌型”?
1.先分清“活菌型”和“殺菌型”
細心的妞估計也發現了,市面上的乳酸菌飲料通常分為兩種:殺菌型和活菌型。簡單來說,放在低溫區的是“活菌型”,放在常溫區的是“殺菌型”。
顧名思義,“殺菌型”乳酸菌飲品對腸道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要買的話還是選“活菌型”。
但靠儲存方式來區分兩者并不那么可靠,一些“殺菌型”的乳酸菌飲品以“防止溫度上升影響品質”為由,理直氣壯混在“低溫區”,不小心看你還是會拿錯(坑太多。。。)
2.幾百億菌,對腸道也只是九牛一毛
咱們本次評測的產品中,屬于“活菌型”的一共7款,菌含量從高到低排名如下:
排名最高的味全,600億CFU/100ml
孩子們最愛的養樂多,100億CFU/100ml
連含量最低的每日活菌,也有1億CFU/100ml
厲害吧?!!
但如果你了解腸道內每毫升菌群就可以達到上千億個細菌,整個腸道細菌有1.5kg重,就知道這點兒菌對腸道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1億CFU/100ml,也只是剛剛達到國標,而關于活性乳酸茵飲料的標準國家已經10多年沒有更新,僅為歐美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
最終能到達腸道的,微乎其微
有更殘酷的是,這些菌能活著到達腸道的微乎其微。
首先,這幾百億的含量都是“出廠時”的數量,出廠-運輸-儲藏-銷售,各個環節對溫度要求非常高,須在0℃-7℃冷藏,即使能做到嚴格的冷鏈,菌量也在不斷衰亡中,日期不新鮮的產品可想而知。何況還有很多產品被扔在常溫區,拿到手的到底是“活菌”還是“死菌”真不好說。
▲活菌數是“出廠時”的量,出售時只要有活菌檢出就算合格
假設一切完美,拿到的是1瓶剛出廠的飲料,大部分菌在穿過胃部時也被“胃酸”殺死了,能活著到達腸道的很少很少。包媽查了一下,耐酸性比較不錯的有:干酪乳桿菌(味全、養樂多)、副干酪乳桿菌(每益添,優益C)、嗜酸乳桿菌(每日活菌),還要看菌種的具體型號,水太深。
營養:乳酸菌飲品跟酸奶沒法比
益生菌這個維度算全軍覆沒了,還是不死心的想說——它有沒有乳制品的營養價值呢?
乳酸菌飲品≠酸奶
乳酸菌飲品通常和酸奶一起出現在低溫區,無論包裝還是形象都跟酸奶很接近,非常容易混淆,很多老人就是拿它當酸奶買給孩子喝的。那么乳酸菌飲品是怎樣的存在呢?
簡單來說,乳酸菌飲品就是由水+糖+牛奶(幾乎都是奶粉),再加點乳酸菌和食品添加劑發酵而成的飲!料!
而酸奶是在牛乳中加入乳酸菌發酵而成的乳制品。一個飲料,一個乳制品,營養價值差出幾十條街。
奶源:都是復原乳
10款產品的配料表中,使用的奶源均為“奶粉”,也就是復原乳。
蛋白質:含量低于牛奶酸奶
蛋白質含量是評判乳制品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那牛奶、酸奶和乳酸菌飲料這三類中,誰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呢?我們來看看國標的要求
乳酸菌飲品的蛋白質要求是最低的,僅為酸奶的三分之一不到,更別說純牛奶了。
而本次評測中的10款乳酸菌飲品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養樂多(低糖)也只有1.3g/100ml ,是酸奶的一半。
鈣含量:你在逗我么?
鈣含量也是媽媽們選擇乳制品的關鍵。乳酸菌飲料的鈣含量大概是多少呢?拿優益C來舉例,含鈣量是35mg/100ml,而牛奶的含鈣量約是110mg/100ml。
根據兒童每日所需300~800mg鈣的標準來說,假如靠乳酸菌飲料作為鈣的來源,每天至少應該喝1000ml。這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你同時攝入了43~154g糖(10到34塊方糖)。
0脂肪≠低糖,含糖量和熱量甚至趕超可樂
對,接下來就來說說它的含糖量。很多乳酸菌飲品都標注著“低糖”“0脂肪”,感覺比大多數飲料特別是可樂要健康多了。我見過對孩子吃糖喝果汁管得很嚴的媽媽,是允許孩子喝養樂多的。
這也怪不得媽媽們,大部分乳酸菌飲料是不標注糖含量的,如何通過營養標簽計算含糖量呢?包媽告訴妞們一個小竅門:
飲料中營養成分表上的碳水化合物基本等同糖了
那么,喝下一瓶乳酸菌相當于吃下多少糖呢?包媽對10款乳酸菌飲料的碳水化合物做了對比,除了養樂多(低糖)和味全(減糖)標注了糖含量,其他都以“碳水化合物”含量計算,推算出一個大致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正常兒童和成人每天最好不要攝入超過25g的糖(5.5塊方糖),該怎么選妞們自己看圖吧~
▲一聽330ml可樂含糖量相當于8塊方糖
另外對于想瘦身的妞,我只能說遠離一切飲料,包括看上去很健康的“乳酸菌飲品”,熱量換算,有圖有真相。
▲一聽330ml可樂熱量為594KJ
隨隨便便喝一瓶乳酸菌飲料的熱量就相當于兩聽可樂。指望著喝它減肥的妞可以醒醒了。
劃重點
很抱歉,這次要推薦的話,包媽一瓶都拿不出手。站在營養的角度,牛奶酸奶甩乳酸菌飲料幾十條街。如果要補益生菌,包媽寧愿選擇專業的益生菌粉。
想偶爾解解饞當飲料喝,就這樣選吧:
1.選擇“低糖”“活菌型”乳酸菌飲品,殺菌型的不考慮。(非要推薦產品的話,養樂多低糖、味全減糖,算比較安全的,給孩子喝每周不超過2次)
2.選擇小包裝(100ml以下),乳酸菌屬于厭氧菌,大瓶裝短時間內喝不完容易失效,也容易攝入過高的糖分。
3.選擇在正規超市低溫區售賣的產品,才可能保證乳酸菌的存活率。
4.乳酸飲料≠乳酸菌飲料。雖一字之差,但這兩個真的不是一個東西。乳酸飲料沒有發酵的過程,只是用牛奶、糖、水等調配出來的“糖水”而已,配料表中沒有菌種的都可視為乳酸飲料。
營養價值來看:酸奶>乳酸菌飲料>乳酸飲料
最后,容易把乳酸菌飲料跟酸奶混淆的話,注意看包裝上的“產品種類”。管它名字起得天花亂墜,包裝多么神似,標示“發酵乳”是酸奶,標示“乳酸菌飲品”的是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