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忙碌工作
快遞單泄露個人信息,實名制存隱患?
家住廣東東莞的黃珊曾收到過由中通派送的來歷不明的包裹,是一個需要她付款的手鐲,快遞單上只寫了某公司名稱和電話,她透露,“本來想把那東西給扔了,后來怕快遞公司會打電話來,就又放回了收件處,叫快遞員拿去退了。”
和黃珊有相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但對于實名寄件,黃珊還是心存疑慮,她坦言,“實名制意義不大,更容易泄露信息,下次再碰到類似的情況,大不了不收貨。”
擔心個人信息泄露的不止黃珊一個,因快遞單泄露個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盜竊、搶劫,甚至引發故意殺人的案例也在多地時有上演。
2014年2月,江西南昌的韓某發現胡女士快遞單后,假冒快遞員騙后者開門,持刀搶得現金2000元,之后強奸未遂;2012年7月,北京快遞員張某根據付某快遞單上的地址,假借送快遞的名義騙后者開門,搶到1600元錢并殺害了對方。
此外,上述受訪者陳峰還表示,他在使用快遞上門寄件服務的時候,曾因工作不在家,請室友幫忙代寄。“如果快遞員執意要求我出示身份證的話,當天我就無法寄件,可能會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