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A股經歷619股災,莫慌,央行暫未降準救市,消息面上有三大反彈因素已浮出水面。
一、A股創(chuàng)近7年最大單周跌幅分析稱打新資金回流或反彈
本周滬指連續(xù)寬幅調整,大跌13.32%,創(chuàng)近7年來最大單周跌幅。尤其周五斷崖式暴跌6.42%,連失4700、4600、4500三大關口,兩市近千股跌停,成交額大幅縮量,僅1.29萬億元。
業(yè)內分析稱,本周A股最大規(guī)模IPO抽血效應是暴跌的導火索,打新資金回流后或現好轉。市場動蕩不安,證監(jiān)會消息不斷,回應深交所調整成交量指標對總成交影響不到5%、嚴查編造傳播虛假或誤導性信息行為、嚴查場外配資等。
6月19日證監(jiān)會回應深交所調整成交量指標致暴跌:未現大量賣出
據證監(jiān)會官方微博消息,就深交所近期調整成交量指標,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鄧舸19日在例行發(fā)布會上表示,在6月10日調整后,深成指連續(xù)三天上漲,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總體凈買入,并未出現大量賣出。希望廣大投資者審慎辨別市場傳言,理性投資。
近日,網傳深交所自6月10日起,改變了深證成指成交量的統(tǒng)計口徑,不再計入基金成交,成為引發(fā)近日暴跌的原因之一。
對此,證監(jiān)會表示,深交所原來關于市場的總成交包括了股票和基金,本次技術調整后,統(tǒng)計范圍包括深市主板、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所有成交,不再包括基金成交。調整后,由于基金成交比較小,對總成交的影響不到5%。
二、滬股通78億逆市撿“便宜”
就在A股暴跌,引發(fā)投資者對牛市前景擔憂時,一個現象卻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那就是滬股通逆市掃貨。
昨日滬指暴跌逾300點,卻吸引了大批海外資金通過滬股通抄底。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滬股通日額度用去78億元,這是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次高值,僅次于去年11月17日開通當天的130億元。
滬股通的逆市掃貨,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就表示,很多投資者最關心暴跌之后行情的走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牛市的基礎仍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持續(xù)大半年的“撿錢”行情已經成為過去,未來行情必然會出現分化,對于公司質地好,具有估值優(yōu)勢的個股來說,并不需要太過于擔憂,盲目殺跌并不可取。而對于依靠題材被炒高的題材股,需要謹慎對待。
星石投資楊玲則對記者表示,5月28日的暴跌后,A股再度開啟震蕩調整模式,這兩天的連續(xù)大跌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具體體現,近期A股放量暴跌,是由資金面的短期變化和市場情緒波動共同促成的。
楊玲進一步對記者解釋,如果繼續(xù)探究近期A股開啟震蕩模式的原因,主要是市場投資者情緒的波動———前期牛市發(fā)展節(jié)奏過猛,A股在短時間累計了巨大漲幅,投資者享受財富快速增值的同時,對可能調整的恐慌情緒也在不斷增強,這種情緒的釋放是近期A股震蕩的根本原因。而后市A股向上的大方向沒有變,但市場風格可能會發(fā)生顯著變化。貨幣政策偏向寬松的方向沒有改變,大類資產配置轉移的資金仍然在快速涌向股市,這是現階段牛市的基礎。
三、機構看多:報復性反彈箭在弦上
大同證券劉云峰
本周大盤大幅調整,滬深兩市都收出了幾乎光頭光腳的巨陰線,全周跌幅分別高達13.32%和13.11%,雙雙創(chuàng)出2008年以來的單周最大跌幅,市場成交也出現了明顯的萎縮,其中滬市萎縮超過兩成。連續(xù)的下跌也使市場出現一定的恐慌,本周五股市跳空低開后,出現恐慌性殺跌,單日跌幅超6%,個股跌停更是超過千只。
在經過了如此大跌和市場恐慌后,隨時可能引發(fā)報復性反彈。首先,歷史上歷次周跌幅超過8%,其后絕大多數都會出現報復性反彈,有些甚至還會反彈一段時間;其次,本周申購新股的資金也將于下周解凍,雖然新股申購資金多數并不參與二級市場,但在市場超跌的情況,哪怕是一少部分資金的搶反彈操作,也可能激發(fā)市場做多人氣;再次,從成交量上來看,周五大跌下挫的過程中,成交量已經出現明顯的萎縮,顯示市場做空動能有所衰減,部分龍頭個股從高點算起已經“腰折”,進一步向下動能有限,中國中車盤中拒絕下跌的表現就可見一斑。所以,對于還沒有來得及減倉的投資者而言,反而正好可以利用本次反彈,做高拋低吸,攤低成本,如果節(jié)后開盤后,市場出現慣性下跌,可能就是比較好的搶反彈的機會。
然而對于中長期市場而言,市場連續(xù)上漲已很大程度脫離了基本面,雖然超級大盤股的發(fā)行成為引發(fā)本次下跌的導火索,但其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市場上漲過快,泡沫增長過快,使得市場持股心態(tài)不穩(wěn),多數人都持短炒的心態(tài);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本周的大陰線已破壞了之前的上升通道,而且從歷史上看,如此大幅的下挫,一般都出現在上漲的末期或下跌的末期,之后雖然有報復性反彈,但反彈過后往往會形成階段性頭部。所以筆者對于中線的判斷偏謹慎,不排除市場在此處形成階段性頭部的可能。
綜合來說,下周市場的報復性反彈隨時可能展開,投資者可適當參與搶反彈,但中期市場可能在此處形成階段性頭部,操作上初期搶反彈,可選擇短期跌幅較大、下跌很急,但成交量不大的個股,但搶完反彈后,注意應及時了結,不要戀戰(zhàn)。
抄底反彈一觸即發(fā)
新時代證券劉光桓
本周滬深股市呈現大幅回落的格局。周初在降準預期落空、禁止場外配資等因素影響下,大盤出現連續(xù)暴跌,雖然周三大盤超跌后出現快速反抽,但其后兩個交易日,由于新股申購壓力增大,大盤再度出現連續(xù)破位大跌,最終以次低點4478點收盤,市場恐慌殺跌氣氛濃厚。
流動性上,本周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繼續(xù)暫停操作,除財政部開展10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外,無其他流動性供給。由于本周有國泰君安等11只新股發(fā)行,市場流動性出現緊張,市場資金利率呈現全面上漲,其中周四漲幅最大,交易所隔夜回購加權利率大漲867BP,7天、14天期利率也紛紛走高。不過下周市場資金將重新回落,而且從目前通縮風險加大以及實體經濟融資貴、融資難的情況并無太多改變的情況下,市場降準降息的預期依然較強。
技術面上,本周滬市大盤周K線收出一根光頭光腳的高位長陰線,已將前期的兩根陽線吞吃,且已擊穿5周、10周均線,可見空方的打壓力量非常強勁,表明這一輪從去年7月中旬開始的上漲行情到周五的5178點已經見頂,“五窮六絕”的股諺得到市場驗證,大盤展開中期調整的概率較大,后市大盤還有一定的調整空間與時間。日K線上,5日、10日均線死叉向下運行,顯示空頭趨勢正在形成,成交量大幅萎縮,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大盤呈現無量空跌的態(tài)勢,下殺力度非常大。大盤周五已經接近60天均線,預計支撐力度不大。不過,由于本周下跌過快過猛,市場已嚴重超跌,乖離率較大,下周在新股申購資金解凍回流的情況下,大盤有可能出現技術性超跌反彈,不過若成交量不能有效配合,則反彈高度不會太高。因此操作策略上,倉位較重的投資者可逢反彈適當減倉,倉位較輕的投資者可逢低介入搶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