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入三伏天,全國多地都在接受高溫炙烤,酷熱更是考驗著每一位戶外勞動者,其中有一類戶外勞動者比平時還要忙碌,他們就是外賣騎手。穿梭于商場樓宇間,為大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他們的高溫勞動權益如何保障?來看總臺記者一線調查。
酷暑中奔跑
騎手補貼較往年提高
臨近12點,北京市進入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望京商圈附近的外賣騎手們開始忙碌起來。今年34歲的劉建跑外賣已經8年了,他告訴記者,今年高溫天來得更早,送單量漲得很快,不過企業的補貼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記者調查發現,伴隨高溫天的到來,外賣訂單量激增,各外賣平臺對專送騎手均出臺了高溫關懷項目,根據騎手的送單量進行補貼。京東平臺就對簽約的全職騎手發放高溫津貼。
當遇高溫、暴雨等惡劣天氣,各大外賣平臺也都會在軟件上開啟疲勞預警、連續跑單時間過長強制休息等功能,同時推出超時免罰和訂單補時措施,減輕騎手壓力。
外賣配送員 劉騰飛:超時免罰,十五分鐘之內不扣錢。這個政策對騎手來說挺好的,有時候確實單子多,忙不過來,超時不可避免。
企業階梯式補貼
要避免反向激勵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目前各大外賣平臺的專送騎手可以得到的福利較多,而時間相對自由、接不同外賣平臺訂單的眾包騎手能拿到的補貼則很少。
記者走訪發現,眾包騎手因為各平臺的訂單都可以接,平均下來每個平臺的接單量并不高,而各平臺的補貼政策都是針對自家平臺的,因此眾包騎手想要拿到補貼并不容易。
而另一方面,眾包騎手因為不只服務一家外賣平臺,如他們在A平臺即使完成4小時接單,系統彈出強制休息提醒,也可以繼續在B平臺搶到新訂單。這種“跨平臺連軸轉”的現象,也加大了眾包騎手高溫天氣休息保障淪為“紙面規定”的風險。
為了盡可能讓每位外賣騎手在高溫天氣下工作都能得到保障,美團平臺在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和商業意外險之外,從7月1日起,為全國300多萬騎手新增“防暑險”,由平臺全額出資,險種隨單發放,包括眾包和加盟騎手在內,都可以免費領取。
此外,對于企業根據騎手送單量進行階梯式補貼的方式,專家指出,酷暑時節,也是外賣平臺訂單爆表的時候,收入保障與健康防護之間存在天然矛盾,要避免反向激勵。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 張成剛:平臺企業現在采取的措施。有的時候可能會起到一個反向激勵作用,這其實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我們任何一種商業行為,要考慮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這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在特定極端的一些溫度條件下,平臺企業應該停止這種階梯上升似的計件工資制,來防范高溫帶來的風險。
張成剛告訴記者,除了平臺企業,外賣騎手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也至關重要,高溫天氣工作一定不能心存僥幸,避免出現意外。各級政府也應為外賣騎手等戶外勞動者提供更多的方便、易找、可供休息納涼的地方,相關部門應打通用工數據孤島,建立能穿透多平臺的“數字用工追蹤網”。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 張成剛:跨平臺騎手的數據是分散在不同平臺的,但其實可以把各家平臺的數據匯總。在極端天氣下,勞動管理部門就能做出判斷,及時提醒平臺服務商和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