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軟件百強企業的年度軟件業務收入達到了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
工信部1月19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顯示,華為、海爾、阿里云成為國內三強。北京有32家企業上榜,遙遙領先于第二名廣東上榜18家的規模。
工信部方面表示,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國軟件百家企業應對風險挑戰,推進轉型升級,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和增強核心競爭力,高質量發展勢頭更加明顯。
目前,相關企業由量增向質優階段邁進,呈現“高毛利、高研發”的雙高特征。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8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收入增長超20%的企業達三成多;共創造利潤總額1963億元,比上屆增長14.6%;共投入研發經費1746億元,比上屆增長12.6%。
從整體來看,2018年我國軟件業實現軟件業務收入6.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4%;軟件主營業務利潤率為11.4%,居近年來高位,高出規模以上服務業利潤率4.9個百分點。
據工信部方面披露,目前新興領域支撐力量顯著增強。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排首位的企業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已連續十八年蟬聯軟件百家企業之首;與上屆相比,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3家企業首次進入前十位。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換榜率增加7%,有14家企業因收入下降、業務轉型、虧損或并購等原因退出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名單;有10家涉及信息安全、物流智能化、云服務等領域的企業首次進入名單,另有4家企業重新進入名單。
目前相關企業的集聚效應和示范作用日益突出。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分布在全國17個省市范圍內,有89家集中在東部省市,具體地區分布為北京32家,廣東18家,上海10家,浙江9家,江蘇9家,山東5家,福建4家,四川3家等。
與5年前相比,北京的企業個數繼續保持領先全國,廣東、上海、江蘇、天津、四川的企業個數均有增加。
工信部方面特別提到,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軟件著作權登記量超過3萬件,擁有的獲授權專利數量超過13萬件,其中發明專利占全部專利比重達四成,創新成果量質齊升。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8年國內企業專利授權量排名,華為和OPPO的專利授權量分列第1和第3位。
經過持續研發積累,軟件百家企業不斷迎來新收獲,如華為于2019年正式發布自主知識產權操作系統鴻蒙OS,可提供多個智能終端設備使用,為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生態體系奠定了基礎。
此外,面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推進國際化經營,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全年實現軟件出口201億美元,占軟件百家企業業務收入的16%,占全行業軟件出口比重為39.3%。